以艰苦朴素换来弊绝风清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于实现新时代我们党的历史使命,针对反腐败斗争提出“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接地气,得民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坚定决心。
要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激发忠诚、干净、担当的干事斗志,就必须制度约束与自我约束两手抓两手硬,以艰苦朴素之风荡涤党员干部灵魂。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永不过时。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在短短的三年内,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上世纪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塞罕坝几代人,通过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地理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从“南泥湾”到“塞罕坝”,见证的是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依靠艰苦奋斗,我们党从南湖红船成长为8890余万党员世界第一大党,依靠艰苦奋斗中国从贫穷落后一跃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艰苦奋斗依然是我们党的主旋律。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蒸蒸日上,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看来,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现在物阜民丰,吃点喝点,占点用点,没什么。殊不知,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结果房子越住越大,车子越坐越豪华,穿戴越来越奢华,沉浸在吃吃喝喝中,必然胃口越来越大,有了“比烂”心理,占有欲越来越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特别是奢靡之风在一些地方盛行。
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不能丢。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创造辉煌的。今天,虽然我们党通过艰苦奋斗,从无到有,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更何况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中国要走在世界前列,须臾之间不可松懈。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艰苦奋斗才能永葆党的青春。艰苦奋斗不仅可以改变环境,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且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灵魂,为我们带来正确的价值取向。艰苦奋斗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大吃大喝面前,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过得怎么样,贫困户吃得饱不饱,在权力面前,首先想到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常以“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提醒自己。正是艰苦奋斗精神,成就了“天眼之父”南仁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科学家,有了优秀县委书记的代表焦裕禄、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廖俊波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在人民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党员领导干部如果因为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抛弃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其思想必然会在物欲的冲击下就发生畸变,走入贪污腐化的歧途。勤能补拙是良策,一分辛劳一分才。当前,改革开放、脱贫攻坚还有老问题亟待解决,同时新问题也随时会出现,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艰苦朴素之风涵养正气,才能鞭策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做事,弊绝风清,步入未来。(中国台湾网网友:李长安)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