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双十一”不闹心?
2017年“双十一”电商狂欢节已经过去了。据了解,今年“双十一”京东也公布了下单金额为1271亿元,而阿里成交额为1682亿元。
我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对于“双十一”,我有一段“荡气回肠”的记忆。这个故事的开始要从今年十月底开始说起……
眼看着“双十一”就要来了,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平台都已经开始预热,人们聊天的话题也开始聚焦“双十一”,不买点貌似有点与时代脱节,那买点什么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于是,我打开了手机,悲剧在那一刻开始了。一直到“双十一”那天,在手机中经过十多个昼夜的“奋战”,不买不知道,一买吓一跳,最后点下付款按键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颤抖的,心在流血啊!紧接着就进入漫长的等待期,每天看着手机上那蜗牛般更新的物流信息,这种感觉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酸爽”!
从“双十一”到今天,我终于看到快递的影子了,此时觉得快递小哥是那么帅气,即使他已经人到中年,但这也挡不住此时我对他在我心目中高大形象的赞美。长久的期盼让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裹,但当看到货物的那一刹那,一股冷气从脚底升起,一直到后脑勺,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是依然可以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我的感受——透心凉,心飞扬。“坑爹啊!”脑海中的第一句话。当我真的遇到卖家供图和实物存在巨大差距时,心中仿佛有无数只羊驼呼啸而过,卷起万千尘埃,最后只能默默地念一句“淡定,淡定”。
作为一个消费者,从有购买动机,到进行购买的过程,再到物流运输,这前前后后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可最后的购物体验却是极差的。这说明电商还需要极大的规范,比如卖家必须要提供正确的参考,不做错误的引导,如果图片有处理痕迹,最起码请像方便面那样子打一个“实物与图片不符,仅供参考”的提示,这样给消费者一个心理准备,买到后心里的落差不会很大。照顾消费者心理这件事,于个人虽然是件小事,但是这种网购却是一种群体行为,如果购物不高兴的人数太多,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不信你想想,比如一个家庭,不论男女主人,只要购物体验不好,人一不高兴,这就很可能影响家庭和睦!家庭和睦是国家和谐与民族昌盛的基础和构成要素,更进一步讲是维持世界和平与人类正常繁衍生息的重要保障,所以,这是需要国家和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的事情。
以上观点虽然有些夸张,但希望读者在微笑中可以明白,关乎人民利益的事就不是小事。卖家供图仅仅是电商规范中一个小部分,还有很多诸如质量把关,物流保障与应急机制,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惩戒措施和对消费者的补偿措施等等。电商是一个迅猛发展的行业,现在像个孩子,可怕的是他还没站稳就跑了起来,消费者其实像一位家长,现在是宠着养着电商这个“孩子”,但是咱们国人的传统想法是“养孩儿为防老”,所以,消费者是希望电商企业可以尽快的成熟起来,最终成长为能够少让“家长”闹心,还能为“家长”提供方便快捷且物美价廉的商品。(中国台湾网网友:毛豆)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