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双十一” 消费需谨慎
俗话说“在网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而目前“双十一”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动起来了。各大电商平台与网络商家纷纷加大促销力度,预售、定金膨胀金、满减红包、玩游戏赚红包等促销活动名目繁多。不少网民更是严阵以待“双十一”到来“血拼”一番,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双十一”确实是一场网上购物狂欢,但是在狂欢背后消费也需谨慎理智。
当前中国电商业井喷式发展,“双十一”是电商业快速发展的一个体现。但是据往年的统计显示,“双十一”后一个月内是消费投诉高峰期,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同比上年增长18%,2016年同比上年增长26%。伴随网络购物交易量和交易额迅猛增长,每年的“双十一”已经成为网络经营违法行为和消费者网购投诉举报的多发期。
“双十一”是一场网购盛宴,也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去年“双十一”天猫全天交易额超1200亿元。“双十一”已成为拉动中国消费最有利的引擎,所以有些人片面的只是取消“双十一”是有失公允的,因噎废食得不到发展。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关部门未雨绸缪是根本。卖家以次充好、拍货后网店注销、网络诈骗等问题在“双十一”后集中体现,相关部门疲于应对,应接不暇。如果在“双十一”之前加大宣传力度,工商局与网信部门加大网络监督与惩治力度,那会对不法商家起到震慑作用,将很多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减轻自身工作压力的同时,更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网购平台加强管理是关键。网购平台作为“桥梁”不仅仅要起到服务商家与大众的作用,更应该起到“监护者”作用,针对先涨价后打折、“假优惠”陷阱、预付定金不退等问题,网购平台应该是第一发现人、第一处理人。同时发现后内部要加大惩处机制,以“零容忍”态度让投机取巧的商家付出高昂代价,从而保证自身平台的信誉,让“双十一”真正成为属于消费者的节日。
消费者加强辨别力是重点。消费者针对“双十一”狂欢,更应该冷静,提高自身辨别力,在购物时减少盲目或从众消费,货比三家理性消费是购物重点。同时多关注、多学习、多理解关于网购的相关知识,帮助自身更好的挑选出符合需要的商品,谨慎的消费。
相关部门、电商平台与消费者共同努力,不断优化网购生态环境,让“狂欢日”真正狂欢,让“双十一”成为中国又一张靓丽名片。(中国台湾网网友:德新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