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杨昆福:十八大以来大陆对台工作三大亮点

2017年09月29日 11:28: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近5年来,大陆对台工作可圈可点,成效十分显著。期间,更有突破性创举值得一书。

  其一,两岸政治互动不断攀高峰

  2012年至2016年5月20日期间,两岸政治互信逐渐夯实,两岸政治互动不断攀新峰。2013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了时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及其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一行。这是国共两党在十八大之后展开的高层级互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味浓厚。

  同年10月,首届“两岸和平论坛”于上海成功举办,来自两岸红、蓝、绿三方阵营的120多名学者及相关人士,就“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两岸和平架构”四项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并形成和发布了“论坛纪要”。作为民间版的政治对话,由于深具代表性与开创性,此次论坛对两岸政治对话产生了正面效益,同时也是十八大之后两岸民间互动的一项重大举措。

  2014年2月,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时任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南京举行了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成立20多年来,首次负责人的正式会面,并就两岸双方各自和共同关切的议题进行深入沟通与探讨。此次“张王会”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与互动的新局面,是两岸关系史上的新突破。既是两岸政治互信高度累积的成果,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往纵深方向发展。后续,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于同年6月对台湾进行回访,这是多年来国台办主任的首次访台,其彰显出的指标意义不言而喻。大陆与台湾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互访及后续的持续互动,不但是两岸关系史上的开创性作为,同时也是十八大之后,两岸高阶互动新的里程碑。

  而随着两岸政治互信的不断夯实与深化,2015年11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了历史性会面,这是海峡两岸分隔66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堪称是两岸关系史上的震撼性突破,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认同与赞许。在“习马会”上,双方就两岸共同政治基础进行了最高层级的再确认,对“两岸命运共同体”进行再体认,并就各自与共同关切的重大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磋商。同时,还就设立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的“两岸热线”达成了共识,等等。此次“习马会”是两岸最高层级的政治对话,为两岸关系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正面效益,也是多年以来两岸互动最突出的亮点。

  其二,两岸融合发展有效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1月1日在福建调研,考察平潭综合试验区之时,首次提出两岸“融合发展”概念。之后,又分别于2015年3月、5月以及2016年3月等不同时间,在不同场合进一步提出两岸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在笔者看来,这一论述的提出是十八大以来,大陆对台工作的又一创举。外界评论则指出,融合发展是大陆对台工作思想的最新成果。

  对于“融合发展”这一新概念,包括台湾众多人士在内的两岸各界均持正面看法,并进行正向解读和给予高度评价。尽管民进党于去年5月上台后,两岸关系受到冲击,然而长期以来,两岸和平发展的稳步推进已被无数事实不断证明符合两岸双方的根本利益,同时也顺应两岸主流民意的走向。在十八大之后,两岸融合发展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无疑进一步升华与深化了和平发展的内涵与要义,对于从更高境界与更深层次上推进两岸关系正向发展、增进两岸民众相互认同将产生更具影响力的效应。

  一般认为,两岸融合发展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法律等各个层面。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及当前两岸时局影响,稳步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成为目前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并且,外界指出两岸融合发展实现的主要阵地在大陆,大陆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权与主导权。在笔者看来,两岸融合发展概念的提出彰显了大陆对于推动两岸关系正向发展具有强大的自信心与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这对于两岸共同家园的构建以及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形塑,势必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尽管这一概念于2014年首次提及,但从十八大以来,大陆在实际操作层面,已稳步且有效地在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进一步融合,并且相关举措可谓着力甚深,并获得台湾民众的广泛赞许。以推动和落实台湾民众在大陆的“居民待遇”为例。为了让台湾民众便利往返两岸,2015年7月1日起,大陆对台湾民众实行免签注,同年9月21日起全面推行“卡式台胞证”,并在后续逐步推出“卡式台胞证”比照大陆民众身份证自助购取火车票等相关服务。今年6月14日,在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便利政策措施的基础之上,国台办发言人再次进一步介绍了大陆将陆续推出多项便利台湾同胞的新政策措施。比如,台湾居民将享有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权利,在大陆参加社会保险,大陆增设具有较高荣誉性质的奖学金项目,提供更加便利的旅游住宿服务以及改进台胞小额信用卡服务等等。诸如此类的举措势必将有助于增加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感。

  另外,从十八大以来,大陆也全面施行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仲裁裁决规定,放宽台湾个体工商户在大陆经营的相关限制,并大力推动设立为数不少的青创基地,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就业提供更多优惠措施与便利。并且,期间还公布“25号文件”保护台商权益,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推动台资企业落户大陆自贸区;而在2012年12月,也就是十八大召开不久后,大陆便推动两岸民间团体互设办事处,2013年大陆经贸社团也在台湾设立了办事处,而且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同年正式开始实质运作等等。近年来,大陆推动的诸多利好举措,对于有效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将产生诸多难以估量的效益。

  其三,两岸命运共同体稳步建构

  在逐步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同时,两岸基层交流互动往来也不断深化。十八大以来,大陆在文化、教育、民俗宗教等各个层面,不断鼓励与持续推动两岸基层互动。以每年在厦门举办的海峡论坛为例,多年来长期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和广泛性,为两岸基层民众联络感情、加强彼此理解创设了良好平台。其常态化的论坛大会、特色的民俗活动、追根溯源的乡情联谊等等,有力地推动两岸基层民众彼此间认同感的提升。在十八大之后,参与海峡论坛的台湾民众人数不断创新高,从北台湾的基隆到南台湾的屏东,均有为数甚多的基层民众踊跃参与,其代表性及广泛性显然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彰显。

  而在两岸基层民俗宗教方面,双方的互动往来也持续热络。2016年10月,台南城隍尊神前往厦门,与当地城隍共同夜巡。据媒体报道,这是全台首邑县城隍庙尊神305年来首次登陆。这无疑成为两岸民俗宗教互动较为典型的案例之一,而从十八大以来,类似的重要活动依旧为数不少。比如,今年9月湄洲妈祖金身暌违20年再次赴台巡安。为迎接妈祖金身的到来,台湾岛内刮起妈祖旋风,呈现万人空巷的场面。诸如此类的两岸民俗宗教交流无疑再次彰显了两岸的同文同种,更架起了两岸民众彼此认同的又一桥梁。

  通过类似的基层互动,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两岸一家亲”概念变得更为具体与可感。两岸民众在不断地互动往来当中,双方的共同历史记忆势必将逐渐加深与拓展,并且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举措的稳步推进与不断落实的基础之上,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对台湾民众将更具感召力与吸引力,最终对于“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逐步建构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作者:杨昆福,媒体人)

[责任编辑:张洁]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