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流动胎儿性别鉴定”是个流动的怪胎

2017年08月18日 11:1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只要3至5分钟,花300元到500元,通过面包车上一台小小便携式B超机,就能了解正在孕育的胎儿性别……“新华视点”记者从多地卫计部门、医院了解到,一些违法分子用机动车装载便携式B超机,进行非法胎儿性别鉴定。这些便携式B超机,在网上购买几乎“零门槛”。(8月17日《大理日报》)

  非法胎儿性别鉴定,是导致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一大主要原因。为了确保人口比例的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有关部门都加大了打击的力度。应该说,最近这几年,非法胎儿性别鉴定还是得到了有效遏制的。但是,总是有人铤而走险,总是有人另辟蹊径。如今,则出现了“流动胎儿性别鉴定”的现象,不法人员购买了便携式B超机,开着汽车到街头巷尾获取利益。

  “流动胎儿性别鉴定”的新闻,不仅是新华社播发了通稿,很多地方媒体也都针对性的采写了当地的具体新闻。这说明一点,“流动胎儿性别鉴定”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的方式。为何“流动胎儿性别鉴定”能如此嚣张?不能不说的是,这是执法手段停滞不前的结果,这是执法方式原地不动的结果。

  虽然有关部门十分重视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的查处,但是查处的方式也是单一的,也是传统的。一说到查处非法婴儿鉴定,执法部门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医院环节查处,对医生进行严厉约束。这种查处的方式,在以往的时候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盯住了医院这个环节,就盯住了B超机的使用,也就能够约束非法胎儿鉴定行为了。

  可是,如今则不同了。医院环节的非法婴儿鉴定,已经不是胎儿性别鉴定的唯一途径。在市场需求之下,不法人员开始铤而走险,在网络上购买了便携式B超机,开着汽车“流动胎儿性别鉴定”。很显然,面对这种新的违法形式,我们的执法方式是落后的。如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执法部门依然采用传统的执法方式,依然只是“死死盯着医院环节”,则会留下巨大的漏洞,给人口性别比例的协调造成严重后果。

  这个时候,执法方式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跟上“违法的步伐”。这倒逼着执法部门也要“动起来”。一方面,要提倡市民举报违法行为,在街头巷尾发现“流动胎儿鉴定”车辆之后,要积极举报。一方面,执法部门应该组织专门人员,到街头巷尾查处非法胎儿鉴定的行为。再一方面,需要实现联动执法,这已经不仅是卫生管理部门的事情了。网络监管部门要查处销售便携式B超机的网络商家,交警部门要关注社会车辆是否携带了便携式B超机。

  当然,值得反思的还有市民自己,都什么年代了还在重男轻女?“流动胎儿性别鉴定”,执法方式不能原地不动。(中国台湾网网友:郭元鹏)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