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七一慰问“发乎善 不能止于善”

2017年07月03日 13:38: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在建党96周年之际,各地也集中开展着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活动。一点慰问金、一袋大米、一个微笑、一句问候,给这一特殊群体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留下了最为珍贵的忆念。党的温暖和关怀在这炎热的夏日中,似也芬芳馥郁、沁人心脾。

  自古以来,中国就提倡仁义,注重对鳏寡孤独、伤病残疾、清贫困难人群的救济帮扶。不论是先秦“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民本,还是墨家“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兼爱,抑或是是儒家“视人若己,推己及人,以薄施济众为己任”的仁爱,都体现着对百姓,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重视。当然,我们大可不必考虑当年诸子百家其背后的各种政治因素,但至少在那时,这样的思想、精神、行动都或多或少地让弱势群体得到帮助,也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拳拳善意。

  再者,从商汤“夷疏而积粟,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到战国“振孤寡,收贫病”,从秦汉“受粥法”到明清“养济院”,再到如今的“七一慰问”,这一脉相承的传统美德与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依然熠熠生辉。

  然而,有许多的网友却对类似的慰问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形式主义,对困难群体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平心而论,确有一些慰问流于形式,变相作秀,某些领导两三分钟走一户,甚至连慰问对象的名字都记不住,更不要提帮扶救助了。慰问,即安慰、问候。因此,在我们保有足够善意的初衷之后,“慰”不可少,“问”更不可丢。

  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即使是困难群体,利益诉求也日益多元化,对每个家庭、个人而言,困难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需要俯下身去,在送去物质帮助的同时,要与慰问对象平等对话、真诚沟通,推心置腹地“问”,才能切实了解到每个家庭、每位群众的诉求;才能让困难群体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信息对接、共享机制;才能打破壁垒,实现真正的精准的扶危济困;才能让带动更多的人、机构、团体更加关注这一特殊群体,涤荡整个社会风气的清正。

  所以,我们的慰问,始于善意,目的是送去温暖和关怀;但却不能止步于善意,要通过“善”来实现“帮助一人,温暖一户,建立一套,带动一片”的社会效应。(中国台湾网网友:张曾)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