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山寨食品下乡”执法不能总在城市里转悠

2017年06月09日 21:0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近年来,破损溢油的小包辣条、“傍名牌”的山寨食品、过期食品堂而皇之地涌进农村小卖部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些“五毛食品”,很多没有正规生产厂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包装上找不到食品质量安全标志、生产批号以及可食用日期。为了增加口味,这些零食添加了大量添加剂。长期食用危害很大。(5月9日《人民日报》)

  “山寨食品下乡”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最近这10多年来,这种情况是愈演愈烈。各种花花绿绿的“山寨食品”正危害着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说到“山寨食品”对健康的危害,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看到的一篇报道。一位跟随奶奶生活的留守儿童,长成了一个大胖子,因此引发了各种疾病。医生得出的结论是:垃圾食品吃得太多了。

  一个小小的例子,就足以说明“山寨食品”、“五毛食品”的危害是巨大的。但是,这种危害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在农村的商店里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山寨食品”。有冒充“银鹭”的“银鹫”,有冒充“康师傅”的“康帅傅”。这些“山寨食品”依靠包装、品牌、设计等等方面的低劣模仿,在农村大行其道。那么,原因究竟为何?

  寻觅“山寨食品”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山寨食品”在农村盛行,是有诸多原因的。一方面是,“山寨食品”价格便宜,被称之为“五毛食品”。农村居民贪图便宜,就会用这些“山寨食品”满足孩子对零食的需求。一方面是,“山寨食品”的横行是因为农村成为了监管空白地带。笔者就生活在农村,从来没有见到过执法部门到农村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农村市场成为执法的末梢神经,就是主要的问题所在。

  消弭“山寨食品”对农村食品安全的侵扰,需要对症治疗。农村群众购买“山寨食品”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一些老年人不能有效分辨“山寨食品”和“正牌食品”的区别,他们分不出“银鹭”和“银鹫”,想不到“康师傅”和“康帅傅”差了一个笔画。尤其是农村成为了留守村,多是老人和孩子,孩子喜欢吃零食,老人又没有鉴别的能力。这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给农村群众送去“火眼金睛”,提高他们识别伪劣食品的能力。

  “山寨食品”之所以跑到农村,是因为执法滞后,让农村成为了“山寨食品”监管的空白地带。在城市里有抽查,有突查,而农村却看不到执法的力量。维护百姓舌尖安全,食品执法队伍不能总是在城市里转悠,也需要到乡下去转转,去看看。建议对农村食品的执法监督要形成制度,要像监管城市里的超市一样,监管农村里的商店。

  “山寨食品下乡”危害巨大,需要引起重视。请用执法的力量堵死“山寨食品下乡”的道路。(中国台湾网网友:郭元鹏)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