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女逃离江西”、“村妇组团约炮”、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右肾丢失”等虚假网络传言事件之后,“猪肉钩虫”虚假传言再度引起网民注意,网上流传的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的说法更是让人们“畏猪如虎”,好在《河南商报》官方辟谣了这一虚假传言,方才稳定了群众的情绪。
俗话说:“空穴不来风”,为何网络谣言会流传如此迅速,信徒如此众多?针对这一问题,曾经有学者提出,谣言的产生与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同时与公众的判断能力成反比,而其流传之迅速还可用“蝴蝶效应”来解释。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而由网络谣言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极易造成“不信权威信谣言”“谣言便是预言”的“塔西佗陷阱”,从而让群众对权威信息产生习惯性质疑。
而谣言一旦贴上“同情”、“环保”、“特权”、“养生”等标签,便会瞬间增强传播率。例如“民间偏方治百病”、“蚊子偏爱某种血型”等类似事件正是“塔西佗陷阱”的具体体现。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依托微博、微信、陌陌等平台,不少人成为了创造信息、传播信息、带动舆论的自媒体人,甚至不少人还成为了“网红”。在新媒体环境下,虚构事实,先入为主的碎片化传播,极易导致信息不对称。正是由于碎片化的传播以及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使得一些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变形、走样,甚至背离原有信息。
徐贲在《信任的制度和个人责任》一文中谈到:“对社会个人信任度心理摧残作用最大的,是那些本应与主持社会正义最有关的领域,如司法、新闻、教育等。”面对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的广大群众,一些被确定为谣言的事件,往往部分内容存在真实性,尤其是被政府、专家等定性为谣言的事件,这也无形间强化了群众对谣言的信任和认同,造成了公信力的流失。
当然,除了公信力的流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往往也是谣言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副驾驶未系安全带将扣分罚款”、“不给医生红包便治不好病”、“蔬果替代主食可减肥”等,令不少人选择了相信,三人成虎,越描越真。
舜帝时期,面对洪水,鲧采取了围堵,结果越堵越泛滥,而其子禹则采取了疏,方才成就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万世。在笔者看来,面对网络谣言,与其官方辟谣谣不断,不如疏散谣言,让信息变得对称,让谣言治理的重点从辟谣转移到解决现实问题、纾解谣言压力上来,积极构筑媒体权威报道与网民个性化表达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齐心合力破解谣言,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中国台湾网网友:程彦暄)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