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寄予厚望的TPP前途未卜,连蔡英文都感到“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李世光在回答岛内有“立委”关切经济部门是否想要重谈两岸服贸、货贸协议的问题时,否认并强调没有机会推动。
言外之意,就是两岸之前谈好的服货、货贸协议,被“卡在”台湾“立法院”仍将“解冻”遥遥无期。试问,蔡当局拿什么让台湾走出经济寒冬呢?
受全球经济景气低迷的影响,台湾典型的岛内经济,深陷困境。各项经济复苏乏力,连台湾经济第一大支柱出口都出现连续17个月的负增长。
外部影响、内部困境,蔡英文当局“新南向”又一事无成,顽疾未去又添新病,台湾民众期待的生活改善、薪酬增资、稳定工作等等都将变得遥不可盼。
如此危机之下,蔡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经贸往来衰退降温,现在又不要让台湾获利多多的服货、货贸,这样将会导致岛内经济的寒冬期越来越长,越来越远。
台湾旅游观光部门预估,2016年陆客赴台人数减少65万人次,台湾的外汇收入将减少355亿元新台币。旅游业者感慨,今年是“台湾观光史上最冷的冬天”,而且“明年可能比今年更惨”。大陆游客锐减使台湾的民航、旅馆、餐饮、旅游车辆、百货零售等诸多行业深受冲击,受到两岸经济降温和受阻的影响,整个链条上的相关产业都让曾经收益多多和实惠多多的好日子变成了连饭碗都难保的苦日子。就连此前生意可观的台湾计程车司机都抱怨连连,认为现在是台湾经济20多年来最差的时候,上班族都尽量减少乘坐计程车,选择公交出行以节省消费开支。
据大陆商务部统计,2016年前10月,两岸贸易额为1435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325.7亿美元,自台进口为1109.3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12.6%和4%。台当局财政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台湾对大陆与香港出口107.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2.3%。在岛内产业转型艰难,蔡当局阻挠两岸经贸合作,隔断两岸经济联结,造成台湾产业与经济更深的困境,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期待的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信息尽失,愿望尽无。另外,台湾民众的消费信心也大大降低,担心的收入腰包也大大缩水,心中的苦水逐渐显现为街头的抗议和反对声浪。
在蔡英文当局执政短短7个月内,政策混乱、失去方向、纷扰不断,劳工抗争不断、企业关门收摊、日本核食争议、企业解散裁员、就业招工低迷,民众焦虑、不安、无望等心态增高,之前的美好期待一下子凉了大半截。岛内媒体报道,复兴航空解散后将导致超过1700名员工失业,花莲元本红艺品店解雇88人,宝得利国际公司高雄分公司将解雇100人,台北市的资遣案件近一个月有1700多家企业通报资遣,造成近3000人丢掉饭碗。另外,青年世代的失业率更高达10%。
现在,台湾一面要阻扰两岸的经贸合作,又弃用服货、货贸协议,两岸经济合作受到严重制约,两岸贸易往来遭受严重干扰,岛内的农产品和农渔民损失惨重。一面又对两岸间的正常民间往来,以严审的态度,施加阻力,威胁合作。台湾《经济日报》公布2017年经济关键字为“转”字。而“转”字的背后,一部分人对蔡英文当局的失望与无奈之余,更多是期待两岸关系能够由冷“转”热,两岸经贸往来由淡“转”热,两岸合作由少“转”多。
2016年前10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857个,同比上升24.9%;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9.8亿美元,同比上升28.4%。尤其是大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比如“一带一路”,为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合作发展机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台湾民众和青年赴大陆创业提供了宽广平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为台湾相关业者带来无限商机。大陆“十三五”规划也对两岸经济合作提出了明确目标、清晰指向、丰富内涵,为深化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提出战略规划。
大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是台湾岛内经济走出困境、驱散寒冬、赚取福祉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也是台湾民众继续享有和平红利、收获可感实惠、重回幸福安居的关键性因素。诸多的两岸经贸合作“兴奋剂”将治愈和驱散台湾经济的“寒冬”。(中国台湾网网友:贾永辉)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