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轻视校园欺凌 只会让“急症”拖成“慢性病”

2016年12月14日 15:26:3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12月8日《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一文引爆舆论5天后,北京市中关村二小校长杨刚终于发声。表明学校与写文家长根本分歧所在:“我们与家长无法协调的关键在于对事件的定性。对方一直要求定性为霸凌,我们无法满足家长的这个诉求。”(摘自12月14日《凤凰网》)

  随着中关村二小的校园欺凌案件的发生,校园凌虐案件再一次赤裸裸的呈现在公众眼前。根据今年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近年来校园欺凌发生的地域范围广泛,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份,且频次密集。而据教育部统计,今年5月至8月,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从这一数字不难看出,校园暴力发生的数量和影响,正越来越大。

  我们的学校教育到底是怎么了?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曾经的净土,文明的殿堂,什么时候起竟然成了暴力横行的场所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文化单位,本应培养出彬彬有礼,品行素质兼备的好孩子,可是从什么时候起,学生们一个个开始撒泼、耍横、逞凶起来了?围殴同学,从恶语相向、到动辄就拳打脚踢,手段残忍、影响恶劣、令人震惊。作为校方、施暴者家长甚至是全社会,是否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这么年轻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举动,又是什么让他们变成这样?

  治理校园凌虐,必须及时“治疗”,一旦轻视必将会导致拖成“慢性病”的不良后果。被欺凌的会受到身心伤害,而施虐者只会瑜伽猖狂,作为学校必须认清,作为教育者不能只做协调工作。

  当前“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盛行,一些学校一昧追求高分数,却忽视了对学生如何做人处世、关爱他人、理智地把握自己的行为等人格的培养,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阵地长期空虚,致使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乘隙而入。除此之外,一些学校担心校园暴力事件败坏学校的声誉,出了事能捂则捂,息事宁人,更不愿采取严厉的措施。如北京中关村二小这般,既没有对受害孩子的遭遇表达足够的同情,也没有真诚地回应家长的担忧与诉求,这显然不是负责任的态度。

  最后,笔者想说,治理校园欺凌,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应该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通力协作下共同完成。为人父母既要珍视自己的孩子,更应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作为学校,应当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并举,重智育更需重德育,面对纷繁世相,应有坚守正义的定力;而全社会则应努力维护公序良俗,以清正之气熏陶孩子纯洁的心灵。只有这样,治理校园欺凌才会取得实效,每一个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才不会被无端侵犯。(中国台湾网网友:饼干)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