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湾竞争力论坛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回升到52%,86%的人觉得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这说明,不管蔡英文当局用尽什么“去中国”的招法,但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
台湾民众对中国人的认同,与上半年度相比多出近6%,所有年龄层认同中国人分别有4-6个百分点,持否定的人数下降为43%。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连续4年13次的调查趋势来看,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成员的比例稳定维持在84%以上,本次又较上季增加了2.1%。民调还显示,面对大陆的发展,合计有69.7%的人认为台湾若采取“泛中国人认同”的两岸关系,最能确保台湾利益,有利两岸和平,这也创了4年来额新高。
在两岸关系遭受冲击的境况之下,台湾民众认同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民意攀升,为两岸和平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构筑起强有力的民意盾牌。这样的民意变化,主要原因是血缘、文化的因素。的确,台湾民众基于对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综合表现为今天的民意攀升,是情理当中和理所当然的。
首先从血缘来讲,两岸同文同种,同宗同源,身上都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骨子里都是中国人的基因,这份情感虽然遭受到了历史愿意的割舍,但这份从心灵深处的联结并没有割断,也不会因为认为的因素和历史的原因被割断掉。这些都是被历史充分证明的。
还有就是从文化来讲,两岸同胞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中国人,语言相同,文化相同,肤色相同,这些都是两岸同胞一家人、亲兄弟的基本面貌。虽然,台湾民众在“去中国化”的毒瘤影响下,在“文化台独”的雾霾污染下,但两岸文化上的纽带没有丝毫被辐射和质变,反而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意识更加强烈,文化自信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这两方面的原因,应该是台湾民众民意的变化的客观因素。因为有些东西可以改变,两岸同胞的血脉和文化联结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
这份民意调查的背后还反映出两方面的信号。一方面是大陆对台湾同胞锲而不舍的善意,成为台湾民众认同和民意增长的主观因素。另一方面是蔡英文当局一味要“力抗中国”,谋求“台独”,引起台湾民众的高度警惕,造成台湾民众希望两岸和平发展的强力呼声,这也成为台湾民众认同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民意攀升的动力来源。
公道自在人心。不管风雨变幻和时代变迁,大陆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始终照顾台湾利益需求和愿望关切,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8年多来,两岸制度化协商签署的的二十多项协议,释放的和平红利给台湾同胞带来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关照台湾青年,关爱台商台企,关心台胞台生,为他们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诸多便利。大陆对台湾民众办实事做好事,对台湾青年将大陆选择作为创业就业发展的目的地,大陆各地区和各部门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让台湾同胞享受“家”的舒心,用心动将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大陆不变的善意,日复一日暖化了被台湾当局蒙蔽和蛊惑的心灵,也让台湾民众真正看到了只有大陆对台湾同胞的情与义才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
蔡英文的所作所为让台湾同胞,反感痛恶,怨声载道。各种街头抗议接连不断,民意民调“跌跌不休”,对社会无奈,对生活无望,对幸福无果,对改革无感,对未来无盼。尤其是自520上台至今,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和两岸同属“一中”,这使得两岸和平遭受严重冲击。尤其是以各种手段谋求实现“台独”,更是为两岸发展埋下了定时炸弹。
尤其是蔡英文当局试图以“新南向”隔断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结,对观光业者的呼声不闻不顾,对农渔民的权益保障呼声以法令阻拦正常的民间交流,让本来可以享受的和平红利收到严重威胁,让曾经获得感十足的幸福变得渺茫无几。他们的这些背离民愿的努力,既暴露了蔡英文试图隔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结,阻断台湾民众与大陆民众的一家人情感的丑恶嘴脸和险恶心灵,还反映出了不管蔡英文当局或者是激进的“台独”分子多么伪装善意的谎言,终究不会得逞,更不得人心。所以,民众对蔡英文当局的反感成为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民意持续升高。
台湾民众构筑起的这份强大民意盾牌,成为维系两岸和平、促进两岸发展、遏制“台独”势力的强大正能量,成为避免两岸冲突动荡的稳定剂,成为齐心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剂。
两岸同胞愿望不可违,民族复兴大势不可挡。谁在为两岸和平付诸实践,谁在为两岸发展制造困难,谁在为两岸关系竭力而为,谁在为两岸交流增添难度,民众心中自有一杆秤。一时的受骗上当,不代表长久的不知好坏。虽然台湾民众用选票对蔡英文和民进党投出了曾经的“信任”,但今天的民意却反映出台湾民众弃恶扬善的回心转意。
可见,在这份民调面前,以及持续攀升的变化民意,蔡英文当局不能再无动于衷,充耳不闻了。奉劝蔡英文当局拿出善意和行动来,找准两岸和平的方向,找到两岸发展的钥匙,为了台湾和台湾民众的福祉,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做点善事,做点实事吧。(中国台湾网网友:贾永辉)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