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由于网络的群体范围广,网络环境更具开放、自由、匿名性的特征。语言攻击因此伴随其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也可能会成为网络暴力的助推者。
有人可能会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区分对待,忽视掉网络的现实影响,然而随着“寻找被拐卖儿童”、“高跟鞋虐猫事件”、“8.27儿童网络暴力事件”、“网络直击里约奥运”......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恶劣的影响,网络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虚拟”二字,网络暴力也已经将社会暴力延伸到了社会中。
网络暴力后是诸多因素综合“运作”的结果。
更为自由、开放的匿名性网络环境,在便捷中快速地更新着信息。人们不仅在获取这些信息时缺少一个消化和辨别的过程,人们情绪在这里进行着单纯的情绪发泄。而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和知名博主作为网络世界的“领袖”,很容易得到网民的认同,形成“意识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的关注视角,有些甚至是网络的商业性运作,为了博得市场竞争中的“头条”。网民们在了解事件不够全面、自我辨别能力较弱、缺乏责任意识等情况下往往发表的是不理智的言论,成为他人满足自身利益的利用品。
相对于国外的对于网络暴力的惩治办法的法律法规,我国在这方面缺少网络规制,对于网络暴力的定罪还没有相应的惩治制度。制定符合未成年人的网络暴力惩治制度,网络暴力的程度界定,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网民自身各个方面需要履行和遵守的网络规定等等一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我们需要去构建虚拟世界的精神文明和价值体系,用教育去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尤其是在一个世界当一个群体集合而成的力量足够击倒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更需要“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我们不希望网络是松散地被谁左右,无知的跟风,当然,也不希望网络是被一票否决的是非之地,而是应该在一个共同认同的价值体系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网络暴力何时休?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此刻游走在网络世界的你,请不要为了逞一时之快伤害了一个人。(中国台湾网网友:纪春晖)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