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的岁月里;旅游的地方无数,但真正接触到“游览车”仅及于台湾与大陆!(因为笔者旅行从不跟团,所以不会接触到)。话说回来,谈谈两岸亲身体验“游览车”的印象吧!
在台湾莫过于就是学生时期校外教学了!由于人数众多,所搭乘的一定是“大巴”并且座无虚席!“闷”、“吵”、“晕车”应该是我们许多搭过游览车的人的感受。而大巴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呢?36至43人座,笔者相信;许多学校、工商企业、民间团体,可能因人数众多碍于成本的考虑,绝大多数会选择“大型游览车”!一车到底,绝不换车。至少这是笔者有亲身经历过的。
在大陆,笔者接触的都是参访团,问题来啰!按照惯例,参访团的人数基本上是不少的,但是,笔者所搭乘的大多是“中型巴士”(还不会坐满,舒适度的问题)另外;可能到达某个目的地,因安全考虑,便会安排全体人员下车,换更小型的车!当然,其他参访团是否也是如此不见得,可整体来说,这过程是轻松、安全、自在的。
回过头来;我们谈谈“游览车”和“驾驶”的问题。
游览车:
1、车辆年限的问题。(五年以内无事故)
2、依据大、中、小型的游览车,能走的路线有区别(愈危险的路线,大车愈不合适)
3、车辆定期检测保养。
4、每日出发载客前的再次安全检查。
驾驶:
1、驾驶本身的身体状况。
2、对车况熟悉度、路线是否适合该车前往的地方。
3、驾驶的公共道德驾驶。
4、危机处理的应变能力。
(以上只是大致举例)
综观上述;近年陆团赴台旅游事故频繁,令人忧心台湾在所谓的“质量、安全”把关上是否做的不够严谨?“开心出游、平安回家”这不是口号,而是得贯彻执行的事项,意外发生;谁都不乐见!无论是何种情况痛失至亲,没亲身经历过是不会懂受害者家属的悲痛。笔者呼吁台当局应重视旅游安全问题,并且严格把关,两岸同胞无论是哪方遇难,都要有同理心!不是事情过了就算了。让时间冲淡一切,绝不是处理事情的态度与方法。(黄子榕,作者系台湾两岸经贸文化发展协会会长)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张洁]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