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圆满落幕。会议期间,多项新方针、新举措引起人们广泛讨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这其中的焦点。
很多人可能会问,“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供给侧?怎样改?两会期间,以及自从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就有很多人民群众抱着疑问的态度。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的能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能使未来一个时期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会使中国经济在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有质量,更加精致,更为世界市场所认可。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同样这“三驾马车”就是经济的需求侧。以前,我们国家的消费能力不够,因而要刺激需求,刺激消费,现在我们有了消费能力与消费动力,但是国内生产的传统产品却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出现了一大“怪象”,生产的产品在不断增加,库存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人们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这时,就产生了疑问,人们增加的那部分消费去哪了?经研究调查显示,除去自然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与物价因素外,增加的消费全部流向了海外市场,也就是外国商品占据了我国的商品市场。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2015年双十一期间,日本的马桶盖,韩国彩妆,澳大利亚奶粉,遭到国人大规模“哄抢”,海淘大军不断涌现。人们不禁会想,难道我们国家没有这些产品吗?有,但是品质不好,在“货比三家”注重质量的消费观念下,国内传统工业企业制造的产品,相比于外国商品,同等价位,质量却差了一大截,如何解决并消除这一现象,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市场活力,突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在中国市场,长期以来中国的工业企业形成了这样一种思想,认为“欧美才是市场”认为只有把欧美市场搞定了才算是成功。其实,我们是被欧美发达国家这种思想所迷惑住了。欧美市场固然需要我们去开拓,但是欧美国家其自身的制造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我国现有的制造业水平,我国的商品在其市场的竞争压力更大,而且欧美市场处于基本饱和状态,市场发掘潜力小,我们何不转变销售思路,以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市场主体,利用我们的制造业比较优势以及数量优势,开辟其潜在的巨大市场,从而去库存,释活力,提效益。
把培育新功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功能结合,形成中国经济的“双引擎”。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也越来越追求时尚前卫,传统的流水线生产的大众产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个人以及群体向个性化定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巨大的需求,这正成为我国经济又一新的发展机遇与增长点。加快培育企业个性化生产、定制服务,突出产品特色、特点,加强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的交融,使普通的工业产品赋予其文化内涵,增加其产品附加值,是我们未来的大方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懈的科技创新,坚韧的质量品质;需要我们社会每一位怀揣梦想的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诚心、细心与决心。(中国台湾网网友:冯杰)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