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文化政绩的泡沫越吹越大

时间:2015-11-25 08:14   来源:中国台湾网

  安徽滁州为让自己的琅琊山风景区借着热播剧《琅琊榜》火一把,把景区内的“会峰阁”改成了“琅琊阁”的名字。这事一时引来诸多热议,也让笔者想到了之前很多类似的新闻,比如曹雪芹故里之争、山东安徽两省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甚至还有孙悟空户籍地花果山之争……

  这些看在我们眼里纯属“有的没的”、略带荒唐的事,在这些地方政府的眼里,可是“一本正经”的。他们无不是基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会给地方带来巨大文化旅游收益的考虑,就拿《金瓶梅》引发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争夺“西门庆故里”来说,这件事持续了大概十年,三地都纷纷举起“西门庆故里”招牌,竞争不息,西门庆也被一改在传统文学名著中“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艺术形象,华丽转身成为当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而且,在这场故里之争中,浸泡了传统文化中闷骚暗流的风月旨趣,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民生发展,也从根本上实现了世俗心理和价值观的双重转型。

  而此次安徽滁州把琅琊山上的“会峰阁”改成“琅琊阁”,则有些牵强附会了。《琅琊榜》是一部以南北朝时代为背景虚构的电视剧,可安徽滁州的琅琊山会峰阁却始建于明朝,明明会峰阁“很有文化”,却为了一个虚假的电视剧故事改名,这是更有“文化”了?还是变得“没文化”了呢?更令大家不可理解的是,安徽此招一出,秦朝时设立琅琊郡的山东临沂,以及拥有古“琅邪县”的江苏南京也加入了这场争抢大战,看得网友们目瞪口呆。

  想靠几个虚构人物和虚构建筑,来代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肯定是舍本逐末了。打开滁州的文化“琅琊榜”,既有欧阳修留下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千古名篇,又有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皖东文化。守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加挖掘和弘扬,却要到虚构的电视剧里拉郎配,不提不尊重客观事实吧,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折腾,就太不值得了。电视剧的热潮总会退去,老祖宗留下的千古名篇,才是真正的宝贝。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为了政绩,也就是这些现象背后的地方经济利益之争。改革开放至今,在我国各地举办的文化节、文化论坛、祭拜大典等活动中,运用最多的一句宣传口号或理念便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招商引资“请不来、拉不来、赚钱准来”,“打不走、赶不走、赔钱准走”,本质上还是经济在唱戏。有分析指出,借“名人故里”搞“圈地”运动,进行商业开发,正是当下不少地区发展经济的一条终南捷径。有名,就有利,还有政绩,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心有高标,方可致远。文物保护与文化建设最需要的就是冷静审慎、长远考虑,最忌讳的就是大干快上、好大喜功、拍脑门决策。真正制止名人故里之争这类的现象,关键还是要让地方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如果政绩考核观不变,政绩观就会依然“顽固不化”。浮躁、庸俗、功利、短视等让许多地方的文化政绩泡沫越吹越大,我们也看过太多许多真正代表着一个城市变迁和文明历史的古建筑被一座座摧毁。倘若假古迹遍布中华各地,俗文化充斥时代心灵,我们所期待的文化振兴还怎么变成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市场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政绩违背市场规律、不顾艺术尊严,才是正道,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中国台湾网网友:肖曼)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