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课纲争斗悲剧谁之过

时间:2015-07-31 15:32   来源:中国台湾网

  7月30日上午,台湾反课纲微调联盟发言人、休学中的20岁高职进修部学生林冠华轻生寻短,烧炭自杀。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实在令人痛心惋惜。

  8月1日,经过微调的台湾地区高中历史、社会等课程纲要就要如期实施。但是微调后的课纲,显然是刺到了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痛处。居心叵测的民进党等“台独”政治力量把手伸进了高中校园,灌输学生仇恨观念,煽动学生发起所谓抗议、陈情进行“反课纲学运”,唆使孩子们站在社会抗争第一线。北区“反课纲高校联盟”等学生团体串联逾百人集结台湾“国教署”,仿效“太阳花学运”的招式,高喊“撤销黑箱课纲、反对洗脑教育”的口号,穿越架设的拒马、警察列阵,冲进了官署范围内。活动总召朱震承认该行动有和民进党、台联党合作,民进党发言人也承认民进党对“北区反课纲高校联盟”提供部分物资协助。民进党主政的13个县市更是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台当局“教育部”的高中课纲微调,联合不采用新的课纲。

  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对持续延烧的台湾高中课纲事件所造成的悲剧,民进党发言人王闵生认为,国民党消费悲剧、转移课纲争议焦点,对社会各界要求撤回课纲的民意置若罔闻。事实真的如此吗?到底是谁在推卸责任、扭曲事实呢?谁应该对“斩断台湾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牵连”反躬自问呢?

  台湾教科书之乱,源自李登辉、陈水扁时代。李登辉、陈水扁主政时期,持续10多年的“教育改革”,以“去中国化”为主轴,从更改、篡改教科书入手,捏造所谓的“台湾民族”、“新台湾人”、“台湾文化”,把中国与台湾、中国人与台湾人进行“完全切割”、“去中国化”,改造台湾青少年的“心灵”,强化对台湾本土的地方认同,极大扭曲了岛内年轻人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1997年9月,台湾“教育部”正式在台湾中小学开始使用新编《认识台湾》教科书。这套教科书歪曲历史,割裂、否定台湾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历史联系;不讲台湾人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强调“我们都是台湾人”,“台湾人已经成为我们在国际社会共同的名字”;割裂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否定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主体地位;闽南语与客家话成为学生的必修科,并贬低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宣传“台湾文化观”,将日本殖民文化、“台独”的分裂文化和福建地方民俗文化混合起来,捏造“台湾文化史”;美化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抹杀台湾同胞的抗日业绩等等。渐进式地向青少年灌输“台湾生命共同体”和“台湾人的台湾”等观念,淡化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的认同。

  台湾教科书的拨乱反正,从国民重新执政开始排“独”。国民党从蒋介石、蒋经国主政台湾时期以“正统中国”自居,强调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本国史”就是“中国史”。2008年台湾实现政党轮替,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从史地教育入手,对高中历史、社会、国文等课程纲要进行微调,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彻底扫除“去中国化”“文化台独”的遗留毒素。课纲微调把“中华民国时期当代台湾”分成“从光复到政府迁台”、上世纪6、70年代台湾的政经发展、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政经发展、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四部分。把“中国”改成“中国大陆”,把“日本统治”改成“日本殖民统治”,“清代”改成“清廷”,“接收台湾”改回“光复台湾”,“郑氏统治时期”改为“明郑统治时期”、“说明郑氏的对外关系并述及与清朝的谈判”改为“说明明郑的对外关系以及覆灭的经过”、“加入1895年后中国与台湾的互动,以及加入中国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对台湾的影响”、“加入两岸分治主题”等等。逐渐回到了认同中华文化的基调。

  台湾蓝绿高中课纲之争,一场中华文化保卫之战。对台湾下一代的心灵征战,不仅仅是“统”“独”、“蓝”“绿”之争,更中华文化保卫之战。李、扁执政时期对教科书的变动,就是为了在台湾岛内孕育出具有“台独”史观的国民,植入“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荒谬绝伦基因,割断历史,实现“文化台独”。马英九掌权后,挡下了“偏绿”郑瑞城所主张“台独”色彩历史的“98课纲”。随后,对“98课纲”历史、语文部分重新修订,并于2012年8月1日起实施“101课纲”,它重点捍卫“中华民国宪法”,维护符合“宪法”的“一中原则”,称呼大陆地区不能直接用“中国”,改为“大陆”或“中国大陆”,以避免“两国论”。可“101课纲”竟然还有很多违背新课纲的“一中原则”。后来,台当局又要求微调课纲,可仍然以“中国与台湾,一边一国”的立场来看两岸关系,中国是中国,台湾是台湾,互不隶属,以外国史看待中国史,极力切断台湾与中国的联结。令人欣慰的是,微调后的课纲在史观上回归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历史是公正的、客观的,历史也是无情的,她决不允许受到任何人的割裂或扭曲。台湾历史教科书虽然将台湾史与中国史割裂,但却改变不了台湾与中国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命运相连、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台湾网网友:贾永辉)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