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各地温度的不断升高,高温作业成为许多基层工作人员无法避免的“难关”。笔者近日看到一则新闻,讲述的是:某铁路车辆段检修员冒着闷热的天气,在难以忍受的作业环境下检修出一趟趟列车轮对,确保安全。(7月21日工人日报)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一则铁路给水工一天走万里路的新闻也备受关注。
可是,笔者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带有反映基层信息的网络新闻,却没有引起太多的传播,而优衣库视频之类带有些许低级趣味的新闻反而占领了网络舆论。或许有人认为在传统媒体上,优衣库一类或许少有报道,但笔者认为在当下网络媒体兴盛的状态下,纸质媒体的受众面积相对狭小,年轻人受到网络影响会更多一些。
诚然,那些反映基层员工辛苦的新闻,或许是出于需要,亦或是别的需求,让不少人看得索然无味,一些年轻人甚至将它们归类在千篇一律的范畴。而某明星的私事、某哗众取宠的表演,某人奇葩的言论反而能够挑动人们的神经。可是,又有谁想过就是那样索然无味的文章写的是正我们青年人当中的一部分的切身经历。那些在高温下工作的人们,无一例外不是年轻人,列车员、检车员中有不少是90后,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青年力量,他们的拼搏却无人问津,他们的正能量却少有人记挂。
笔者以为,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对自我的迷失,他们被网络上形形色色的真假新闻不断冲刷,跟着大流走,造就出了无数的奇葩新闻“上头条”。当我们看到他们在春运没日没夜的工作,在车站磨破嘴皮为旅客做好引导工作的时候,在烈日下为防止旅客受伤细心的检查每一辆车的时候,我们对此的回应的总是:哦,知道了。这样寻常冷淡的话语,而当他们的工资稍微上涨200,300的时候舆论攻势,夹枪带棒的言语攻击立即进入战斗模式。
为何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的头上刻着“国企员工”这几个字,当舆论在利用年轻人善良、惩恶扬善的心理的时候,一些误导性的言论就会把许多人网对立面推去。再加上,许多人对于他人隐私、各种规则的探索欲,直接造就了我们自身对于新闻的判断力逐步降低。就拿前阵子的火车票、列车冠名来说,铁路作为企业,招商引资为自己赚取效益并没有错,网络上提出的可以更加完善火车票本意也没有错,为何最终成为论战?究其原因,在于情绪的被挑动所致。
当一个时代关注的不是谁的贡献多而是谁的演技劲爆,谁自我炒作厉害的时候,我们心中缺失的更多是对这个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当过马路扶老人成为罪过,当原本的礼貌让座变成老人扇女孩耳光的时候,我们都在感叹为何社会会这样?可这样的事情真的多吗?笔者座公交现如今看到最多的越来越有秩序的上车,年轻人但凡看着健康的基本都愿意站着,都愿意主动让座,老人许多表现得非常客气,那些“闹事”的毕竟在少数。可是透过网络个例变成全部,而全部变成了个例。
高温炙烤的不仅仅是一线基层的体力付出者,笔者以为更该有我们全社会的认知。当我们的心灵一次次迷失在对与错的判断的时候,看到这些在铁路、公路上忙碌的普通人,普通的劳苦大众不应该更值得我们去读一读吗?
记得以前有一位知名的主持人曾经说过:过去我们最尊重的是工人,是在建筑工地挥汗如雨,在铁轨上面朝火车背朝骄阳持续干活、在大暴雨里坚守的基层工作人员,而如今我们变成了对金山银山的崇拜,对站在别人身上趾高气昂的推崇,对低级趣味的追索热议,这是何等的迷惘?
笔者以为:从这些工人身上,我们能够被“烤”出的有许多,但最为关键的是要“烤”出我们那颗迷失的心灵,让整个社会的正能量可以更多,有更多的人相信脚踏实地自然会有回报,相信老人是扶得起的,文明是做得到的。(中国台湾网网友:卢昊鹏)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