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两部《爸爸去哪儿》电影版的大卖,后有《奔跑吧兄弟》首日收票房6800万元,这些根据综艺节目拍摄的电影凭借着演员庞大的粉丝群和电视节目积攒的人气,可是在电影市场足足抓赚了一大把。作为只拍了6天的粉丝电影,这样的成绩已经叫不少业内人士吃惊。争议声随之而起,这到底是丰富了电影市场还是伤害了电影市场?
电影跑男是不是一部电影,以传统的眼光看肯定不是,即便烂片都有一个由铺陈、展开到高潮、落幕的过程,但跑男基本上就是一台从头玩到底的游戏。爸爸去哪儿了的电影版也是这样,说到底都只是在原有的节目基础上加赛一场而已。
没有太多的人物刻画,没有精心排布的故事情节,基本上是把电视里的游戏模式直接搬到了银幕上。这部据说只花了6天时间拍成的片子就像它花的时间一样浑身散发着短平快的气息。可它的票房就像业内人士掉在地上的眼珠子一样,让人无法侧目。
业内人士的生气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花一年甚至好几年干的事,他们几天就干完了,而且票房比我们高,看的人比我们多,津津乐道、意犹未尽的感觉还更深一点,这岂不是对专业精神的一种玷污?从电影呈现的效果看,的确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情节似乎可以更紧凑一点,悬念似乎也可以更多一点,人物的特点似乎还能再鲜明一点。如果不能在情节上取胜,在游戏难度上高一点也能凸显危难之中的人性,以冲淡电复印件身的游戏色彩。任何一部好的电影,情节和精神两条线都必须饱满,相辅相成。如果观众希望看到电影版与电视版相比有所不同的话,应该是对跑男拼搏与智慧、牺牲与团结精神的呈现,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很明显地看到对这种精神的刻画,正因为没有深入人心,所以看罢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踏空感。
但是,存在即合理,既然它能取得如此之高的票房,除了人气之外,是否还有些别的什么?我想,也许它没有抓住一步好电影的要素,但是却猜踩到了快乐的点。看电影,有人为了纯艺术性欣赏,有人为了提高所谓“逼格”,但是还有一大群普通人,只是我诶了在影院里解压,只图一笑。对于占相当大比重的第三个群体来说,管你文艺片商业片,能逗我开心就是好片。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孩子,他们不懂太多高深的剖析,简单的快乐就能去死他们的父母为这场电影掏腰包。受众群体不同,三观也未影响,所以,其他人又有什么必要去抨击去批评呢?
当然,这样太过于简单直白毫无情节可言的电影如果拍多了,以后观众自然是不会再买账的。同样是接地气的小成本电影,《泰囧》等电影收获的票房与口碑更为惊艳。所以,综艺变电影不失为一种创新,但是只有谋求更大的升值空间,才能获得更加长远的经济文化双重利益,从而真正做到超越而不致沦为平庸。(中国台湾网网友:三耳)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