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一些奶牛养殖小区所产鲜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遭受限量、拒收,甚至遭到淘汰,但按照牧场化管理模式改建这些奶牛养殖小区也面临着现实窘境。河北行唐县奶农们把交不上去的鲜奶提到养牛小区周围的田里倒掉,甚至把刚刚怀孕的奶牛卖掉。(1月6日新京报)
河北地区“倒奶卖牛”事件仅仅是奶农困境的冰山一角,与此同时山东、青海等地也轮番上演“倒奶杀牛”剧情,这反映出奶农的被逼无奈与生存之艰。
此次伤农事件的直接原因在于“过山车式”的鲜奶市场价格,但回顾市场却发现,一边是销售火热的鲜奶市场,另一边是倒奶杀牛的辛酸奶农。追根究底,目前奶农们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内的是乳企提高鲜奶收购标准,并逐步自建牧场控奶源;外的是洋牛奶、洋奶粉等大量进口。如果政府乃至社会对奶农不管不顾,任其发展,恐怕伤的不仅是奶农利益和养殖热情,甚至是我国奶牛养殖业和乳业的稳定发展。因此面对接二连三的倒奶杀牛事件,如何保证乳企和奶农实现共赢显得刻不容缓。
莫让“倒奶杀牛”事件再次伤农,政府应把好“政策关”。随着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转变牧场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但如何保障奶农利益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首先,政府应发挥好财政政策的调控杠杆作用。一方面要建立价格协调机制,由利益相关方协商确定鲜奶交易参考价格,切实保护奶农利益;另一方面,政府应把牧场模式转型成本充分纳入财政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他们有经济能力实现由散户式管理模式和小区化管理模式向牧场化管理模式转变。
其次,政府和相关保险企业应尽快制定推广政策性农险。如果奶农面临亏损时有保险托底,就会增强其抵抗风险和减少损失的能力,利于奶价的稳定与乳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再次,政府和相关乳业协会应严格规定乳企收购鲜奶制度,根据其收购数量实施减税政策,同时应通过关税等壁垒政策来限制进口奶的数量,以此鼓励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生鲜奶源。最后,有关部门应及时有效发布市场价格信息,利用网媒与纸媒构建市场流通平台,打通地域间的最后一公里。
莫让“倒奶杀牛”事件再次伤农,乳企应把好“秩序关”。众所周知,乳企在收购鲜奶时,存在拒收、限收、压价等等潜规则,个别乳企违反合同甚至伪造合同借机发“奶难”财,致使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奶农处境雪上加霜。尽管企业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因此,在“霸道”乳企与“脆弱”奶农之间,乳企应设身处地权衡夹缝生存的奶农利益,全面把握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点,严格遵守对奶农的合同承诺,以奶农的生产积极性奠定乳企发展壮大的稳定性。
莫让“倒奶杀牛”事件再次伤农,奶农应把好“思想关”。面对乳业的“大小年”情况,“过山车式”的鲜奶价格一直令奶农们悲喜交加,内忧外患的乳业窘境也一度令奶农在夹缝中生存。因此,一方面,奶农应转变经营牧场思想,认清牧场管理模式转变形势,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与乳企合作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奶农应客观分析市场供求关系,不能一味盲从市场,见别人干什么事情就一窝蜂似的追随。同时,奶农应转变自担风险的观念,积极参与到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尽量减小损失规避风险。
“倒奶杀牛”不能一直成为奶农夹缝生存的代名词。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在积极提倡转变牧场管理模式的同时,切实保障奶农的利益。只有梳理好乳企与奶农的关系,实现这两者的共赢问题,辅以乳企和奶农的积极配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奶源问题,杜绝“倒奶杀牛”事件重演。(中国台湾网网友:路菲菲)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