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中高考语文试卷将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考查听说读写能力。(11月14日新华网)
“语”者言也,“文”者写也。从狭义的角度,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的结合,进而延伸到文学。从一般层面来讲,语文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每个人最根本的交流工具就是“说话”,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文言表深刻的道理,才是语文之道。北京中高考语文重视语文的听说读写,是对学生学习语文的价值导向,是保全了语文的根。
许多人都曾怀疑过语文的实用性。印象中的语文是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没有活力,不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这是因为,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老师过度的降调学生的读和写,过度地去探究文章的中心思想、道德启示,一度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其实,许多老师都忽略学生的“听和说”,特别是说,学生不好意思说、说不好、不会说尤为突出。因此许多学生步入社会后往往在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畅所欲言,往往抓不到重点,不懂语言艺术。这些都是在语文课堂上丢失掉的东西。
说话是人的本能,也是人最常用的表达方式。语文课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能说会写的能力。仅仅会写还不行,既能说又能写才是本事。随着信息、交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将更加频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办成事和获得成功,能表达、会表达才能交更多的朋友、办好更多的事情。
说话的技巧最管用的就是真诚。语文课要不仅要教会学生说话,还要教会学生说诚恳的话。会说话但不能“巧言令色”。如果不能把“城”作为“说”的魂,那再会表达的人也会无所作为,因为没有人信任你。让学生会说话、说真话,这不仅是语文要义,更是中华儿女应该薪火相传、捧为珍宝的优良传统。
语文的根就是听说读写。只有固本强基,语文才能欣欣向荣,学生更能学以致用。(中国台湾网网友:高明)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