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城检察院通报2012年至2014年,反贪局共查办了十五件“小人物”贪腐案。此类案件,犯罪主体职务不高,犯罪手段单一,但这些案件涉案总金额却高达4000万元人民币。(北京青年报10月30日)
“小人物”作为和民众直接打交道的基层公职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学习水平和能力,要具备及时、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应有最基本的思想素质。然而,作为基层公职人员,腐败却频频再现,为何如此张狂,为何俘得如此巨款,为何出现这种形势严峻的局面?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致命风险。诱发腐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官德失职,也有社会的利益诱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反腐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为腐败的滋生蔓延留下了空间。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党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建立健全、完善体制是反腐败国家战略,要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坚持综合治理、惩防并举、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努力实现干部清正廉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坚决的态度重拳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拔除毒瘤,让全党全国全社会感到了变化、看到了希望,树立了党的权威、赢得了群众信任。
西城检察院反贪局近三年查办的“小人物”贪腐案件中犯罪主体多为后勤、财务人员,他们一般职级不高,负责财务报销或者项目执行管理。然而,这些“小人物”利用其职务带来的如接触现金、财务账目手续、项目物资等便利,通过虚报冒领、私自侵占单位物资等方式,实施犯罪。
俗话说:“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蛀虫多了,木头会折断,缝隙大了墙就会倒塌,用来形容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然而,西城检察院反贪局却查出一般工作人员俘得巨款,基层“小人物”不严加管理就会发展成为“大毒瘤”,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坚持惩治腐败这手不能放松,坚持从基层抓起,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惩损害群众的“毒瘤”。(中国台湾网网友:欢子)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