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去中国化”

时间:2014-09-19 16:25   来源:中国台湾网

  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和祝贺。此行主席在北师大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寥寥数语如巨石入湖,激起的涟漪与波浪,发人深省。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非常喜爱。众所周知,在习近平讲话中,古语诗词,常常是信手拈来,可见其国学底蕴。正因如此,习近平讲话本身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有国外记者说,中国经常觉得自己遭到误读。如果更多领导人以习近平为榜样,或许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外国记者更好地了解中国,至少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中文。

  中国最为文明古国,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精髓博大精深。曾几何时,写一手漂亮汉字,朗诵一首古诗词便受人敬仰。随着时代发展,并轨国际,传统文化逐渐被多元化的信息冲淡稀释,时至今日,我们渐渐发现,自己提笔写字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提笔忘字”的情况屡见发生。当不少人写不出“尴尬”二字时,中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正饿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喷嚏、饕餮、羸弱、逶迤、沆瀣一气……”对这些常用词,很多人表示都见过,可怎么读兵不知晓,更不用说正确书写了。《中国青年报》在近日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有大多数人(74.2%)表示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手写机会不多。我们已到了提笔忘字的时代。有媒体甚至刊文指出,“中国人已经不会写中国字了。”

  我们在融入国际借鉴世界文明的同时,进入了“去中国化”的误区。习近平就曾表示“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可见,习近平之所以反对“去中国化”,乃是出于治国之道的考虑:传统文化要成为治国理政的政治资源。这关涉的乃是“道”的选择,而非仅仅是“术”的运用。一国的政治文明的成熟,固然需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但根本还是要把这棵大树栽培在本国历史的土壤之上。这不仅仅是出于“历史的惯性”的考虑,更是政治的智慧。每个文明都有自己内在的肌理,强行打乱这些理路,只会造成血脉的闭塞、身体的萎痹。

  习近平所不赞成的,是一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反传统的态度。不言而喻,传统文化的确有糟粕。但一颗果实坏掉了,不代表这棵树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或许,这棵树上其他枝头的果实,正能一解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精神饥渴。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中穿梭前行时,曾说:“一个多么光彩夺目的宝库逐渐打开了!我的一些老一代汉学家朋友曾经认为,我们必定一无所获,但他们完全错了。”传统的精华不是太少,而是我们发现的太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掘历史活源,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努力的。事实上,将传统文化吸收为执政党的执政资源,业已成为中央的共识。譬如,刘云山7月出访时,参加了主题为“欧洲学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研讨会,他说:“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中西之间固然需要文明互鉴,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也需两好合一,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这正是习近平“很不赞成”的深意所在。

  历史的巨轮依然滚滚前行,传统文化乃立国之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就因该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要发展,要更新,要更强大,需要在固国之根本的前提下学习世界文化,并非买椟还珠“去中国化”,否则今日主席之悲哀将成为明日国家乃至世界之悲哀。(中国台湾网网友:阳光下的朵朵)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