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当下,中国官方又在力推新型城镇化,而民众多向往城镇化生活。因此,就一定意义而言,中国城镇化是难以逆转的。
诚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9月16日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时所讲,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事关几亿人生活的改善。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抓在手上,干在实处,奋发有为、抓出实效,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多给支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用好改革创新的“开山斧”,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造福广大城乡群众。
但是,直言不讳地讲,在中国各地力推城镇化的过程中,也普遍出现了诸多问题。譬如,有的地方粗暴地将农民赶往城镇,三下五除二地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从地球上抹去。如此,表面上是依照城镇化的要求,实则是侵犯农民的合法利益,不顾农民的情感需求。同时,也是牺牲乡贤文化。
正像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在刚刚结束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所讲,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
另外,正如“立身国学教育网”于2014年9月17日刊发的“《中兴诗话—习近平讲话引用中华古语名句完全读本》重磅推出”一文所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推动者、传承者,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在他倡导的“中国梦”、以民为本、以法治国、人与自然和谐一体、新型国家利益观等重要的治国理念中,都能看到他血脉中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认。纵观他多年来的各类讲话可发现,纪事之中,言谈之外,其对于中华文化心脉之精准把握,原经枢要之大本,皆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历次讲话,述道振宗,拈提策众,每每皆音翻巨浪,语吐珠玉,其传承中华文化心脉之悲心,立己立人救家国天下于危难之情怀,无一不根于心,发于口;篇篇文著,皆拈诵古今,发人深省,引语句句归于根本,激扬胜义,其嘱意中华文化心脉之深意,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情怀,无一不牵于心,系于行。
而乡贤文化,实际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一块,其历史意义、现实价值和未来作用,都是非同寻常的,都是不可或缺的。
诞生于几千年前的群经之始、中华智慧宝典《易经》,其实已经就有关道理讲得非常清楚了,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说,村庄和城镇,可谓一阴一阳。也就是说,村庄和城镇是共生的,是一体两面,否则就是违背道的。
不可否认,“从现实情况看,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
然而,在某些地方盲目力推城镇化的过程中,“新乡贤”的群体越来越小,而贪污腐败等丑恶力量,也在日益蚕食之。
但是,刘奇葆讲得好,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同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丽乡村。
实际上,城镇化的要义之一本应该就是,将村庄建设得像城镇一样美丽,留住乡贤文化这一根基文化及其载体,而不是盲目、粗暴地向城镇大量移民。
概而言之,笔者罗竖一认为,中国城镇化不能以牺牲“乡贤文化”为代价。否则,必然是得不偿失。(中国台湾网网友:罗竖一)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