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改革大幕开启的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获得各界好评。但是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京华时报,9月15日)
网络上有句流行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或者换成更直白一点的表述:“有利益就会有争夺”。对于崇尚“知识改变命运”的国人来说,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就要让他受到更好的教育;否则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因此,各种收费不菲的国际学校人满为患,各种培训班、补习班、辅导班你未唱罢我登场。
在这种情况下,舍弃繁华的都市而到小县城求学,多少显得有些另类。毕竟,不是每个县城都有一个毛坦厂中学;一般而言,大城市的教育资源总是要优于小县城的;县城的要优于乡镇的。但是,如果高校给予某些地区特殊的招生政策,那么,就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在城乡基础教育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机会公平,拓宽农村孩子成材的渠道,推动社会阶层合理流动,一些重点高校推出了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按照这种政策,高校将招生名额分配给各省后,相应贫困县报考学生汇总后根据考分高低进行录取。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学籍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县,不论是城市户口,还是农村学子,都有更高的录取机会。
可以想象,不管是官二代还是富二代,或者有条件的中产阶层子女,都有可能想方设法的进入这些符合条件的地区优质高中求学。因此,实在没有必要强调“官二代”如何,毕竟能参与这种竞争的,不仅是那些有权的、有钱的、有关系的,还有能达到这些高中招生分数线的优生:放着捷径不走去走直道,要么是艺高人大胆不怕竞争,要么就是头脑不灵光,或者没有门路。
但就是这种“捷径”的思想,在事实上堵住了农村孩子进步的途径,违反了这种政策设计的初衷,削减了教育公平地意义。面对这种情况,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因噎废食,只有对症下药,细化政策规则,增强执行透明度,才能真正让高招“扶贫”政策惠及广大农村子弟。(中国台湾网网友:周文郁)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