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3日的首届东北二人转研讨会上,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就指出二人转的“涉黄”问题不容忽视,赵本山、白岩松、于丹等人发言称“需要给二人转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2014-06-09现代金报)
一个二人转,让这么多文化精英和大腕发声,并不是和声,这不简单是本山的影响,那么赵本山的东北二人转是“猪大肠,洗干净了就变味了“,这么多年来二人转不仅捧红了赵本山的一大批东北戏曲演员,还让这个地域性的曲艺一度风靡大江南北。可见二人转有其独特的魅力,有一批喜好的受众。
春晚上呈现的赵本山二人转,看不出有多少“黄色”,但是在其他场所演出的“二人转”黄色不仅仅是二人转的调味品,简直是二人转的食油,不可或缺。本山说二人转已经转了300多年,这和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几乎同岁了,但是他们的命运不大相同,如不是本山们的努力,大雅之堂这个本可以有的还没有。
对二人转的生态环境做一猜测,东北漫长的冬季,人们卷缩室内,加之夜长昼短,人们需要一种娱乐形式填充空虚、排遣寂寞,二人转这种荤素兼备,打笑取闹的形式,真得是一种好的形式。孔子说食色性也,看来本山的猪大肠说还真有点道理,有性存在,无论是什么艺术形式,都会有表现性的存在,如果看不到这点,不是假道学就是伪君子,问题是什么度,决定了它的存在形式和表现方法;什么环境,决定了它的流传范围。尽管现在的核心价值观杜绝黄色东西,但是一定范围内的猪大肠可能还有其食客甘之如饴。
喜爱猪大肠的人们不是因为他不干净,而是其难于去尽的那种气味,这个气味就像二转和其他流传经久不衰的地方戏曲一样,就是它的原生态。比如中原的坦荡如砥,诞生高亢的豫剧,再比如陕北的蛮荒其信天游响遏行云,还有江南的流水烟柳有了软得化不开的昆曲,还有秦腔、黄梅戏、花鼓戏、川剧等等,戏曲天生的地方特色,满足一方水土上百姓的雅俗共赏。唯有在这个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唯独二人转出尽风头,这和赵本山一等大批和二人转共生共荣的艺术家们有直接关系,其背后又有什么值得精英们关注的呢?
任何发展都需要宽松的环境,说白了就是允许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说得好听,往往会被说好所忽视。笔者不是肯定二人转的涉黄有理,毫无疑问今天的环境需要二人转洗黄染红,如果一厢情愿而不顾戏曲本身的特点,恐怕事与愿违。因此本山大叔作为二人转的轴心,要让二人转转得更欢、更持久、更广泛,确实有创新二人转的义务;二人转的存在,也必要有一批精英们的期待宽松环境。就象吃猪大肠,为了自身健康的需求,尽管其美味诱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还是有很多人抑制了欲望敬而远之一样,满足受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是艺术之树长青的基石,这个受众就像五个手指不可能一齐,也不可能让他们一齐是一样的道理。(中国台湾网网友:肖勇)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