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了什么:硕士自尽留给我们的反思

时间:2014-05-07 15:32   来源:中国台湾网

  据新京报5月4日报道,4月16日晚上9点多,中山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蔡洁挺在寝室自缢身亡。他的遗书最后用大字写了两遍“痛苦啊”,对于想不开的原因写了两点:无法按时毕业,找不到工作。报道还称,蔡洁挺是班上的“学术帝”,因成绩优异而被保送读研。

  一个月后,毕业季将到来,毕业生们挥手告别母校,走上社会或工作岗位,有人会哭,有人会笑,更多的人会针扎!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令人痛心、惋惜。

  据相关资料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5年,各地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杀死亡率为74.4%。按此推算,平均每年有30多名学生自杀死亡。当然,这个数据时效性久远,数据真实性也是中国大学生每年自杀事件的冰山一角。

  有人说这是大学扩招产业化的教育体制该反思;也有人说,书读多了,人的耐挫力就差了;更有人说,名校的学生,自尊心强,经不起打击。或许,每种观点都有一丝道理,但在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都显得苍白。

  我们究竟该反思什么呢?笔者作为在校的一名大学生,突发想问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古有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表面上看,它与当下的主流价值观想背离,世人口头上否认它。但在实际生活中,它却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直接目的。读书,赚钱,买房,买车……不知这是当下多少大学生的心声。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这种想法看似合理,但它却功利忘本。

  有网友说“读书的功利性少一点就好”,“怀揣读书就是要找到好的职业目的,努力读书到头来会找不到好工作”,“学学北大卖猪肉的,怎么不能活呀”。从中可知,我们都唾弃功利性读书,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却很难。笔者曾去应聘某电视台栏目实习记者,进入到复试时,栏目制片人说“进入到复试的3个人,是从1000多人中筛选出来的,你们的共同特征是,不像他人功利心强。”或许,单纯点,简单点,认真做事,不怕吃亏,一切都会变得顺其自然。

  深深记得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她让我们思考,读书是丰富自己的思想,让生命变得有力而多彩。这不是大话,用心体会才知道。

  新一季的毕业来临,请抛开一切包袱,找自己喜欢的活干,再苦再累,坚持住。多年以后回首,或许,那些坎坷经历才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中国台湾网网友:陈莎)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