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天津市教委连续出台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减负新规,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禁止节假日补课、控制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同时明确了市、区和学校责任,强调违规必究。减负令一出,立即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可实施两月后,记者探访发现,学生普遍“被自愿”补课了。(4月14日人民日报)
“减负”,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长期以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受到社会各领域的高度关注。但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减负举措,这一沉疴却始终未能得到根治,甚至出现“越减越重”的尴尬局面,久而久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竟然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大难”问题。
减负之难,难在家庭,难在学校,难在全社会,因此减负可以称谓是一个牵扯社会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从200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算起,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中间各地相关的政府部门也相继不断地出台各种减负措施,但一直没有成效,最终导致了减负的口号年年喊,而学生的负担却依然不见轻。
父母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自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就给他们套上了小夹板。在幼儿园就开始认字、写字、做算术。上小学就开始背起书包像“赶场子”一样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为小升初准备。到了初中、高中就更是“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看着日益劳累的孩子,家长也心疼,也希望能够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然而在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哪个家长有勇气承担“因作业少了、上课时间缩短而导致孩子成绩下降,对升学不利”的风险?
学校其实和家长一样,也是处于进退两难中。学校也希望给学生减负,但作为学校,社会对于教育评价的传统理念至今仍然没有改变。升学率,依然是评价学校和老师的指标,没有升学率,学校拿什么去邀功请赏,拿什么去争取经费、争取生源。没有升学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拿什么去章显政绩。没有升学率,老师拿什么去评优、晋级。为了升学率,学校和老师是不愿意给学生减负的。
减负决不是某一个部门单方面就能解决好的问题,它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合力构建。要减负,就要从根本上扭转社会人才观,改革用人机制。要减负,就要改变目前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要减负,就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中国台湾网网友:尤雪玲)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