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过中秋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时间:2013-09-18 13:27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3年9月17日,来自天津近百家酒楼的百余名厨师一起交流研讨平价菜品的制作方法,推广中秋期间平价家宴菜品,倡导顾客适量消费,勤俭过中秋。(新华网 9月17日)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非常注重节俭的国家,把节俭视为一种美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几乎所有中国人从小就会背诵。“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朱子家训》中传诵很广的两句话。近年来,民间之所以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主要是经济发展带来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和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消费欲望的扩大。简单说,既有“眼大口小”的生活习惯影响,更有“死要面子”的传统观念作祟。

  平价家宴行动之所以引来共鸣,正因为它承载着现代公民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俭,德之共也;侈, 恶之大也。”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现实的中国基本国情,人类的环保责任,都在不断警示我们:可以有消费的自由,但没有奢侈浪费的权利。倡导平价家宴、半份菜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在全国节俭风蔓延之下,媒体力推平价家宴、半份菜过中秋的良苦用心中,我们应当把打包和节俭作为荣耀与文明,将节俭风凝聚为社会新风尚,并将这股新风凝聚成城市的合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饼、明月,寄托了人们对于团圆的期盼,而平实、俭朴的过节方式更还原了中秋节的本色。我们希望这种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氛围不是一阵风、一场雨,而是如千古明月般持久干净、明亮。(中国台湾网网友 乔雨田)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