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山东滨州一家公司每月额外给员工父母发放200至500元的“孝工资”,截至目前已发放近5000万元。所谓“孝工资”,是公司代替员工尽孝道的一种企业行为,该项资金由公司独立承担,与员工工资完全分开。此制度从2007年在高管层实行,2010年对7000名员工推出。(3月28日《齐鲁晚报》)
“孝工资”,又一个新词诞生了。不过不管这家企业是出于什么目的发这笔工资,也不管很多人都认为这些工资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是员工工资通过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一家企业,能够想员工之所想,能够准确抓住社会与员工在尽孝道与奋斗上取舍的软肋,这本身就是一种令人宽慰的表现。从这个角度说,与很多人观点一样,我也认为对于这家企业人性化的“孝工资”应给予足够的掌声。
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一个人尽孝道到了公司代替的地步,又说明什么呢?说明在传统思维中,尽孝道应该是一个不容推卸的义务,已经在更多人的眼中变成了一种可以替代的责任。就像某地竟然在清明节开通代替扫墓业务,据说生意非常火爆一样。这难道不值得悲哀吗?我们看到过太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的例子,当时很多人都表示,如果能够挽留双亲的晚年时光,宁愿拿出很多钱。可一切都是那么苍白无力,时光不能倒流,留下的只能是一片懊恼与忏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在很多人眼中,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用“钱”来摆平,亲情、爱情、友情皆是如此。可事实上,这种认知很浅显。传统的孝文化中有太多的细节,物质上的尽孝仅仅是其中之一。如果简单地认为给老人多少钱,或者买多少东西就是尽孝道了,显然有些片面。事实上,时下社会孝文化中,真正稀缺的却是那种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孙陪伴左右、哪怕是帮爸爸妈妈刷刷盘子的天伦之乐。换句话说,如果这家企业对孝文化的理解足够深刻,除了“孝工资”之外,还应该推出“孝假期”,让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尽孝,也许更值得期待。
尽孝,是一个庞大而且有着文化传承的课题。对待孝的认知,也是见仁见智。不过,在类似深圳公务员暴打父母这种行为已经鲜见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似乎更应该思考,如何在物质之外尽孝。一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也唱出了很多无奈。而这些心酸与无奈的背后,其实都是孝文化在精神领域迷失的表示。而这种孝文化的迷失,就算公司给开多少“孝工资”也都买不回来。所以,“孝工资”只是用碰触社会软肋的做法获取足够的人性化认可,至于对孝文化本身,顶多是浅尝辄止吧。(中国台湾网网友:伦立飞)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