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报,见这样一则消息:广州大排档再现老鼠宴,且食客众多,生意红火。读罢此文,不禁惊诧万分。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这自然并非徒有虚名。就拿中国的“吃”来说吧,大到满汉全席、八大菜系,小到地方名吃、民族风味,从煎炒烹炸烹饪手段的变化,到色香味形菜品口味的要求,从生猛海鲜诸多原料的差异,到生死活熟各种吃法的不同,可谓花样繁多、各具特色,令人叹为观之,堪称一种文化。
既然“吃”成了一种文化,那自然有弘扬和发展的必要,这原本无可厚非。况且这也恰恰迎合了国人好吃的天性。就连孔圣人也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既然有圣人做榜样,那自然要大吃特吃。于是,酒楼食肆,人声鼎沸;玉盘珍馐,一掷千金。这其中,使用公款,大吃大喝者有之;权钱交易,请吃请喝者有之;不讲文明,胡吃乱喝者有之。吃的内容和意义也变得更加复杂。
子曰:食色,性也。吃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类生存延续的根本。然而,过犹不及。如果“吃”过了头,也会引起灾难,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古往今来,因“吃”误国丧命者大有人在。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恒公,有管夷吾辅佐,本可成就大业。然而,齐恒公却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好吃。他手下有一个烹饪高手叫易牙,厨艺非常高超。齐桓公特别喜欢吃他做的饭,因此,非常宠信易牙。说齐桓公好吃,好吃到什么程度呢?天下的美味都被他吃尽了,都感觉不出好吃来了。他天天琢磨吃什么。有一天,他对易牙说,天底下的东西我都吃遍了,唯一没有品尝过的就是人肉了。易牙一听,便回家把自己的儿子给杀了,当天晚上便做成了一盘异常鲜美柔嫩的蒸肉,献给齐桓公吃了。后来,管仲注意这件事,便对齐桓公建言道,你身边有三个小人,易牙、竖刁和开方,你要特别提防,我建议你疏远他们,别让他们掌握政治权力。齐桓公说,那个易牙挺好的,他把自己孩子杀了给我吃,爱我胜过爱他的孩子。管仲说,他连自己的孩子都杀,而且还做成菜给你吃,这么不人道的事都做的出来,能是好人吗!于是,强迫齐桓公将这三人逐出宫外。没有了易牙,齐桓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食不甘,吃不下饭去了。管仲一死,他便忘了管仲的叮嘱,将易牙三人召返,还予以重用。最终,三人作乱,齐桓公被软禁,这么好吃好喝的一个人,最终没吃没喝,活活饿死。死时感到无脸见地下的管仲,还用衣袖蒙住了脸。齐国也从此衰落。
上面这个故事,如果还不足以引起人们警醒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再回忆一下2003年的“非典”。还是在广东,人们大量食用果子狸、猴子等野生动物,有的甚至是生着吃,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人们又返回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最终,因“吃”引发疫情,“非典”肆虐,灾难横行,不知多少无辜的生命被夺走。如果不是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后果更加不堪设想。这带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了。大自然是和谐的,也是公正的。谁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谁必然会得到大自然的严惩,这是人类用巨大代价才换来的真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让人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病从口入”这个再最简单不过的道理。要知道,吃也能吃出怪病。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当今时代,怪病横生,“三高”严重,这难道和吃没有关系吗?吃坏了风气,吃穷了百姓,这难道和吃没有关系吗?灾难早已经过去,但灾难留给人的记忆有多深呢?那些好的吃法、好的做法又能坚持多久呢?我无法回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是先哲给后世子孙的提醒。我真的希望人们在经历无数次灾难后,在“吃”上变得更加明智,更加理智。合理的吃、吃的更好我们不反对,毕竟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有选择的吃,文明的吃,低碳的吃。只有这样,吃的文化才能更好的弘扬下去;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更好的生存下来。
希望人类从吃野生动物开始,但不要到吃野生动物结束。珍爱自然,就是珍爱我们人类自己。(中国台湾网网友:王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