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幼儿园比读大学还贵,太荒唐了。”在渝全国政协委员余争平发出如此感叹。此次“两会”,不少政协委员呼吁,尽快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减轻家长的负担。(2012-03-04重庆日报)
事实上,除了收费高之外,幼儿教育目前还存在着小学化严重倾向、管理不规范、入园难等其他问题。关于幼儿教育方面,国家仅有一部《幼儿园管理条例》正式法规在发挥作用。这还是教育部1989年发布实施的,距今已经20多年了,远远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即使是这部仅有的法规也未能执行到位,比如说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可以依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收费标准,向幼儿家长收取保育费、教育费。而目前各地曝出的天价入园费显然突破了正常的收费标准,这到底是标准制定不合理还是管理部门失职呢?
从目前的两会代表和民众的呼声来看,大家基本上都倾向于把幼儿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体系中来。但教育部门的态度却有所不同,他们目前积极筹备《学前教育法》草案的立法工作,似乎是打算把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分开管理。这两种不同的设想虽然都赞同改革,但却是出发点却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些微妙的利益关系。分析下来,主要是两点:
首先当然是钱的问题。
一旦把幼儿教育列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中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就必须承担起其相应的经费开支。虽说现在中国财政年年大丰收,但是抢吃唐僧肉的部门是越来越多,财政负担居然依然沉重无比。再加上很多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完全是靠天吃饭,近年来国家对楼市的紧缩政策,很多地方政府的收入大受影响,指望他们来投入,的确有难度。而完全依靠中央财政来解决,更是不太现实,因为各地情况不同,地方政府的配套投入不可替代。对于幼儿家长而言,这样做则大大减轻了负担,也是两会代表呼吁的重点所在。
而如果把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切割开来,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教育部门虽然还是主管机关,但却只担当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完全不用承担幼儿教育体系建设的相关费用,其费用依然由社会和家长承担。按照教育部的构想,一旦付诸实施,从中央到地方财政,基本上不需要增加太大的投入,受到了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这种情况,就不要指望能给家长减多少负了。
其次则是幼儿教育的性质问题。
民众和两会代表在此问题上其实是没有太多的想法,他们迫切希望解决的是费用问题。真正比较关心的是教育部门,他们从专业角度出发,探寻幼儿教育到底是以育养为主还是教育为主。或许教育部门想把幼儿教育区别于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是担心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后会导致小学化更加严重。
其实要我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根据现行《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实施素质教育,这与幼儿教育的基本性质完全相符,并不冲突。真正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与纳不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无关,而与目前社会和学校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风气有关。不客气地说,这与教育部门对义务教育法的执行和管理以及引导不力有很大关系。反言之,教育部门应该反思义务教育的执行,而不是以担心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后幼儿教育会小学化为由来阻碍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有新闻报道,教育部日前已经在北京召开了《学前教育法》立法座谈会,积极推动学前教育立法工作,研究起草工作已列入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而两会代表却只是发言提议,我们甚至还没看到相关正式的提案,更别说是正式探讨修改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文的实际动作。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说,教育部一方无疑占尽了先机。民众和两会代表想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想法固然很好,但难度很大。难在哪呢?显然,主要还是难在钱上,难在财政的利益分配冲突上。(中国台湾网网友:蚂蚁虫)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