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院长的酒“醒”了,公众的质疑要清醒

时间:2012-01-11 10:38   来源:中国台湾网

  1月2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在微博上称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涉嫌贪污受贿,质疑他与一个叫“波士顿设计院”的机构有不正当合作关系。尹稚还表示已写好辞职报告。1月3日,尹稚发微博否认了之前的言论,称“举报”校长不过是酒后胡言并向校长致歉。(1月4日《哈尔滨日报》)

  无论是“醉话”还是“酒话”,在我们的文化里都有做不得真的意思,酒后失仪、酒后失态时有发生,但是,俗语也有“酒后吐真言”一说,从尹稚先生的微博跟帖来看,很多人同行还是“力挺”他所说,并有“业内大牛”清华大学硕士、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刘力为其微博做“注”,解释内情。

  可为何一夕之间所有的事情都变了呢?从尹稚第二天发布的微博来看,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他受到了某种的威胁。由于他所“揭发”、控诉的不仅仅是清华校长的个人行为,同时牵连着某些官商结合、利益勾结的内幕,一旦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开始调查,牵动的利益集团怎能轻易“罢手”。

  当年刘姝威一篇发表在《参考消息》上的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就引起蓝田的紧张,不惜威胁、恫吓。更何况尹稚发表在微博上被转发了无数次的文字。所以,即使他做好了辞职的准备,但可能没想到背后水会如此之深,与其让家人、朋友担惊受怕,不如抽身是早。

  二是,经不过师长、亲朋的劝导,经不住媒体的五次三番要求采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向来是我们文化中的处事箴言。尹稚此言一出,递纸条、打招呼的肯定不在少数;朋友的担心、媒体的追访,肯定也是让他“鸭梨山大”。即使自己打算万劫不复,背负各种压力、骂名,但是不能辜负亲人的关怀、也不能放下手头一切应对媒体狂轰乱炸似的采访。

  所以,这种情况下,他可能只会把一腔子对学术腐败的不满、对官商勾结的痛恨,化成酒后的“醉话”,可即使是“醉话”,也有真性情吧。李白不就最善于在醉话里表达着对人对己最绵厚的深情,都是中国人,我们何尝不屑于读这种“醉话”。

  尹稚的第二篇微博中,固然隐藏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软弱与哀伤,但是,看到我们这个时代中知识分子的无奈与悲凉。现代社会,校长又不是古代的帝王,难道对校长不能质疑,不能失望?倘若知识分子都无法保持人格独立,相反,却选择性失声,这又怎么推进学生的学术独立,思想成熟?

  副院长尹稚的酒是“醒”了,他收回了自己的“醉话”,但是就此事,公众的质疑却不能停止。当尹稚第一次发微博引起公众关注的时候,这已不在是他与清华校长个人问题,更因此事涉及北京旧城改造、官商勾结等公共事务话题,进入公共视野。

  对公共事件,公众当然有质疑的权利。所以,就此事,无论是清华方面还是尹稚所提的波士顿设计院都有必要进行澄清,而有关部门针对尹稚所提问题,也有必要进行彻查。还是那句话,副院长的酒“醒”了,质疑不能停,对真相,公众还抱有最终的期待。 (中国台湾网网友:陈小二)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