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支持的PM2.5是民意的表达

时间:2011-12-09 16:38   来源:

  备受关注的PM2.5标准征求意见前日结束。记者昨天从环保部了解到,征求意见期间收到了1500多条反馈意见,普遍赞成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空气质量标准,有的还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提前实施。(12月07日《新京报》)

  就空气质量进行技术的升级换代,在征求意见中,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作为最大调整,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这无不是对空气质量监测的更好保证,也是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空气质量而努力,因而受到了公众的大力支持。

  空气监测是保证空气质量的前提,也是督促相关城市或者组织作好空气质量工作,减少空气污染,但也由于一些城市或者组织对此项工作并不重视,或者在监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在监测过程中弄虚作假,造成了空气质量不能达标,如何让空气的监测标准更规范,并且让空气监测质量达标,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保证空气质量的底线不能丢,技术标准更要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要跟上空气质量的改善工作,征求意见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自征求意见以来,就颇受公众的支持,笔者有一百个同意的同时,更希望让公众支持的PM2.5给公众带来幸福,这也是民意的表达。

  首先,技术指标是不可改变的,而且是统一的,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也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到,一旦人为因素控制了技术指标,空气质量再好的衡量技术指标,都是起不了作用的,只能是一张废纸。

  其次,公民在空气质量方面最有发言权,其生活在同一个星球,共处蓝天之下,或多或少会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好坏,空气污染程度如何。让公民说话,就是要反映民声,说出民意,说出民情,从而更好的保证空气质量监测的正常进行,也是对空气质量监测的一次监督。

  再之,民声、民意、民情是空气质量最好的监测指标,在科学技术指标保证的前提下,不能少了民声、民意、民情,通过民声、民意、民情可以监测出空气质量的好坏,更可以监测出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所无法反映出来的情况,或者无法表达的效果。

  目前进入冬季,全国各城市空气质量下降。据报道,近年来,随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灰霾现象频繁发生,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空气质量管理要求。这就要求空气质量监测除了对技术指标进行升级换代外,而在征求意见中已经将民声、民意、民情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之中,让老百姓说话,让老百姓用切身感受体会空气质量,从而为更好地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贡献民意。

  在关于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中,中国环境保护部负责人也强调,不管是控制PM10还是PM2.5,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是减排,只有排放少了,污染物浓度降低了,中国的空气质量状况才能真正得到改善。就是说改善环境质量是关键,通过减少排放,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让百姓生活更幸福。(中国台湾网网友:白峰)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