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师德 不缺政策缺措施

时间:2011-09-09 16:3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在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称,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改进师德建设,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今年9月和10月要在两个省份率先试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改革试点,“严把教师入口关”。(9月7日《新京报》)

  在越来越强调个体、平等的当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几起老师跪学生事件之后,无意间唤起了一个时代对师道尊严的警醒。而在另一面,则是有些教师经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没有足够深厚的师德沉淀,将利益索取之手甚至邪恶之手伸向学生,从而使得:在某些语境下,“尊师”受到自然而言的排斥和抵触。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教育部牵头崇师德,一方面可以净化教师形象、规范教育队伍,另一方面,也为尊师重教打下了基础,无疑很具有现实意义。

  推崇师德是好事,只是,空有考核政策,却没有具体的、科学的考核办法,难免于事无补。在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资格认定首要内容的同时,还需要直面以下问题:

  一方面,如何考核、评定?是学校领导打分还是学生打分?亦或者是教师群体民主测评?“师德”并不是新名词,相关考核、评定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但为什么依然避免不了一部分教师的师德滑坡?这就牵扯到考核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问题。因为,之前要么是校领导召集教师开个会,对评选结果予以宣布;要么就是找学生,在调查问卷或者教务系统上做个测评,这都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客观性、公正性的质疑。教育部崇师德,且看如何一个崇法。

  另一方面,考核过程、结果会否公开?尽管教育部提出师德“一票否决”,但是,是在公众监督下的一票否决还是小范围内的自说自话?如果是后者,“师德”难免受到考核部门、考核人员个人喜好的影响。从而,使得师德考核流于旧形式,依然于事无补。

  再者,强调师德会否进一步削减教师的教育、管束权力?在学生、家长殴打教师的另一面,是教师之于学生,不敢打、不敢骂、不敢管,甚至逼至当众下跪之境地,令师德零落成泥。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师德,教师变成了大善人,那无疑是师德从物质索取、邪恶的一极走向了纵容、“不作为”的另一极,依然是“不德”。

  教师高洁傲岸、学生尊师如父,这是流传千百年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师德不仅需要一个口号或者一项政策,也不能靠完全发乎于心的德行自勉,还需要能够切切实实起到规范、惩戒作用,为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的措施。否则,流于形式的师德考核,只是一个虚弱的口号。(中国台湾网网友:郭北极)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