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豆角”伤害的不只是我们的胃

时间:2011-08-26 15:53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一根豆角被喷11种农药,一根茄子一次性混打4种农药。

  而这些刚喷过农药的蔬菜第二天就被采摘下来,运往市场销售。

  并且,最后还一路“绿灯”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这则新闻经新华社报道后,昨天被国内媒体纷纷转载,多家都市报则将此事当作重点报道。

  网络舆情纷纷质疑,这是吃豆角还是在吃农药?这些横行的农药蔬菜还会继续猖獗吗?

  《华西都市报》昨日针对此事痛心地写到,“一次次,国人肠胃临危告急。且目力所及,你我仍看不到太多改变现状的希望。检测流程不能虚设,消费者不是‘以身试药’的实验品。监管者在失去职业耻感之后,从莫名刺耳的推责宣言中,民众心底的朴素期待一次次落空”。

  该报说出了很多民众共同的心声:农残超标,消费者不是“农残检测”的实验品!

  “毒豆角”、“毒韭菜”、“毒黄瓜”等“染毒”蔬菜伤害的不只是我们的胃。

  评论员徐云鹏发表《“控农残”先别急着设“庙”添“和尚”》一文指出,“应建立一套科学的全过程‘控农残’体系,着力加强源头监管,适当设立乡镇级检测站,并给予一定的人权、事权、财权,激发监管活力,逐步增强菜农的科学用药意识,从源头上扎好质量安全监管的‘篱笆’”。

  但是这样的监管落实却困难重重,因为我国的蔬菜生产缺乏规模化经营,大都是以一家一户种植为主,因此导致在源头上监控蔬菜安全的难度极大;其次,批次抽检实际上是依据工业化生产的模式设立,与一家一户的种植方式不符。在这种模式下,单个批次的安全与否,并不能够代表真正的安全程度。

  针对这一现象,《新京报》建言,除了强调政府部门的监管之外,还应注重种植户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该报指出, “当一个监管者面对5万个生产者时往往难以监管到位,但面对50个生产者时却会有办法。同样的道理,同一品牌的供应商可以对不同组别的种植户的产品进行批次归类,这样一来,原本只适合规模生产的批次检测,也可以在小规模种植的农产品上适用。而对监管机构而言,这样的检测成本就会更加低廉,不能再拿‘管不住’和‘管不全’做借口。”

  上游清澈了,下游河道才不至于被淤泥堵塞,“毒豆角”、“毒韭菜”、“毒黄瓜”等“染毒”蔬菜才不会一次次伤害我们的胃,一次次触动我们脆弱的神经。

  很多时候,消费者恨不能亲自动手对食品进行检测,当然,这是无奈地幻想。但“毒豆角”事件后,消费者期待有关部门能有所作为的感受只会越来越强烈。(中国台湾网网友:胡万宝)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