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月饼又要粉墨登场了,各单位的领导都在筹划着该买多少月饼、亦或该送多少月饼……似乎好像没多少人会想这会浪费多少月饼,糟蹋多少粮食?上网查了下有关“月饼”的资料,数据我就不说了,但有几个词组还是值得我们醒思、重视:
吃到嘴里的月饼
每年中秋前夕,百姓约定俗成都会送月饼表心意。而在这月饼的大迁徙中,一盒月饼的最终目的地会是哪儿呢?答案是百分之六十的月饼最终目的地是垃圾箱,吃尽嘴里的月饼连百分之四十都不到。
月饼外表装的奢华
对于月饼的外包装,一直有人在讨论是俭约还是奢华。有人给现如今的外包装算了笔帐,说一盒月饼的包装约占人民币百元,年耗木材七十多万立方米——并用了组数据佐证这样的浪费,我摘录如下:20万吨月饼盒就是80万立方米木材,如果将这些木材竖起来,那就是浩如烟海的一片森林!
挂历的启发
是啊,中秋月饼是一种传承,我们不能断了这种传承,忘祖忘宗。但由年年都买挂历看日子的习俗演变到上电脑、上手机查看日子的进步,这然到不也是一种传承,一种与时俱进的发展?由此联想到新年的门神、贴纸及窗户檩子上的窗花……多少习俗正随着时代的步伐“成长”着它们的靓影,而那一成不变的习俗,是不是有点像发育不全的痴呆儿?
正如我喜欢俭约一样,仅以上面的三问式,我就得出结论:历史是要传承,但也要给它注入生命力,适应力,跟得上时代步伐。否则,中秋月饼就会成了患了疾病的孩子,永远长不大;亦或某天突然夭折,再也无法跟着我们这个时代一起前行……有关部门、能决策的领导,千万别觉得这是件小事,而忽略了它背后的历史重任。小小月饼所传承及一直能存在的底蕴,说实在的,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揭示及窥全貌的。我不希望这么美好的“月饼”成了百姓中秋之夜的心病,更不希望中秋月饼最终全都不再上桌,而成了垃圾桶或家禽的中秋之餐……(中国台湾网网友:单福山)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