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选院士“愿赌服输”?

时间:2011-08-19 15:47   来源:中国台湾网

  昨天,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同日,一篇“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客文章,再度引发公众对院士话题的热议。博客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出现过,但在中国科学院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落选。昨晚,饶毅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8月18日北京晨报)

  饶毅落选院士,确实遗憾。对于这位神经生物学家,公众更熟悉的不是他研究的领域,而是他大胆、犀利的言论。笔者对饶毅的人格和学术品格深表钦佩,但对其参选院士的情绪化态度却不敢恭维。

  既然饶毅早已预料到了结果,何必要参选?如果当初就认为自己不融于这一体制,何不爽然弃之,省得牵肠挂肚,弄得个身心疲惫?既然饶毅对当下科学界有自己的见解,甚至对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在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有些人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给学生树立不良榜样进行抨击,何不在公开叫板学术之弊的同时,自树一帜,势不两立,而还是选择要成为一名院士?

  理性的说,当选院士与否,并非对一个人的科学建树盖棺定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何况院士评选领域还有许多潜在的暗流。如果能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改革的视角,批判的方法,大度的胸怀来看待落选这件事,又何来一肚子的委屈?不难看出,所谓“下不为例”不过是一种希望愈大、失望愈大之后的情绪渲泄。至少说,饶毅的言行在逻辑上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反差。

  此时此刻,想到了一个人。1981年,58岁的邹承鲁当选中科院院士不久,便首次在科学界提出“科研道德”问题。作为中国生物化学奠基人,邹承鲁打破了中国科学教育界导师署名的潜规则。他曾说:“最可恶的是仗势署名。我当这个实验室的主任,这个实验室所有的文章都把我的名字写上,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并且写在最显著的位置,仗势欺人,这是一种欺人的方式。”邹承鲁坦言中国院士选举最大的毛病就是不透明。去世前20天,邹承鲁完成了最后一篇文章就是《必须严肃处理学术腐败事件》。文章说,“学术腐败问题已经蔓延至院士群体。”正是邹承鲁有这种坦白无惧的心理垫底,他永恒地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捅破窗户纸的人、一个充满风险的人、一个泄密者、一个同盟中的异端、一个孤立者、一个被谩骂者、一个悲壮者。邹承鲁之后,中国科学界还有“不识时务”的“邹承鲁”吗?

  谁都知道,院士评选不是在真空里,增选程序或多或少受到学术界潜规则的潜移默化。如此前曝出的不少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被提名,甚至出现中科院院士候补人段振豪曾涉贪腐、初选出局的个案。纯净学术空气,回归学术本源,重塑科学精神,迫切需要饶毅这样的科研领域敢于发声的另类。一方面抵制学术腐败现象,推动科技领域的全面进步,一方面促进院士评选等“游戏规则”的不断完善,让更多的后来者拥有公平的学术环境。但是,如果科学“圣斗士”只为自己喊冤叫屈,不能做到始终不渝,战斗到底,遇到挫折立马败下阵来,如果在能院士中起到“鲶鱼效应”?“钱学森之问”何时能有足以告慰前辈的答案?中国科学界何时能建立起应有的公信,为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前列而中流砥柱?(中国台湾网网友:梁江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