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农民工子女入学“一个都不能少”

时间:2011-08-18 16:10   来源:中国台湾网

  昨日,市教委召开新闻通气会称,今年,海淀、朝阳和大兴将有24所打工子弟校面临拆迁,目前三区已经制定和采取了学生分流方案。就打工子弟校关停后学生安置问题,市教委明确表示“保证不让一个就读的学生失学”。(8月17日新京报)

  “不让一个孩子失学”的承诺虽然姗姗来迟,倒也值得肯定。对苦于孩子求学无门的农民工兄弟来说,无疑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其实,拆迁打工子弟学校不是一夜之间的仓促决策。早在2006年北京市就发布了专门通知,要求对打工子弟学校加以整顿和管理,提出“分流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各地先后开始大规模取缔打工子弟学校。今年又提出先拆民居,后拆学校;先对安置分流方案论证可行,后组织具体实施;先分流安置,后拆校舍。如果在拆迁之前就此向社会公众作出高调承诺,效果岂不更好?

  “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仅有承诺远远不够。值得关注的是,“关停就要接收”有一个“同期声”,即“五证齐全方可申请进入公立学校”这一高门槛的接收政策。所谓“五证”是指,家长或监护人持本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诚然,要安置好数万名学龄儿童,牵一发以动全身,不是个小事。但在一些接收学校,没有“五证”拒绝登记,到底是学校对政策把握不清还是潜规则,令没有五证的农民工忐忑不安,这就需要北京教委予以具体明确,否则 “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就会悬于空中。

  还要看到,目前的分流安置存在三大弊端,一是接收分流的学校有一些条件简陋,甚至有的分校也没有办学资格,以后可能同样要面对关停。这样一来,安置的学生就成了“二等学生”,享受不到正规学校同等的教育资源与优质师资,不仅没有稳定就读的安全感,而且寒门子弟上升之路也越来越窄。二是即便此次各地都能无条件接纳失学的孩子,但就此形成一条泾渭分明的分水岭,此后进京农民工子女必须五证齐全才能申请入学,这样的苛刻条件显然是不公平的。三是随着子弟小学拆除,有一部老师和从业人员面临失业,不得不自谋生路,某种程度上浪费了本来就有限的教育资源,因此引发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后果堪忧。

  美国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咱们还没有。要做到分流安置“一个都不能少”,必须从制度源头上使教育资源的配置趋向均衡合理,入学门槛更具人性化,更加公平化,决不搞三六九等。对原有的子弟学校不能一拆了之,通过政府赎买整合包括师资在内可用资源,将义务教育的蛋糕做大。同时,更需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列入官员政绩考核目标,对出现擅设门槛、就读条件区别对待的乱象予以问责。唯有此才能使”随军儿童“学有所教,让他们和父母活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在城市拥有更多的归属感与安全感。(中国台湾网网友:梁江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