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书记陆浩近日通过人民网,发表题为“推进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的文章。陆浩在文章中表示,网络问政平台的兴起,方便了群众反映情况和表达诉求,拓宽了信息采集渠道,有效地推进了网络问政这一新兴事物的快速发展,并介绍说,甘肃在提出“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确定“十二五”时期全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时,就主动听取包括网民在内的广大群众的意见。
今年的两会前夕,温总理第三次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访谈室,接受广大网民的提问,又一度掀起了网络问政的热潮。从2009年关注的用工荒问题,到2010年的高房价问题,还有今年的物价问题,温总理都在网上跟大家一一解答,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的方法。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政府逐步从自闭走出来,开始学会平民化和百姓化,更逐步的走向阳光和透明。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在文章中指出,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矛盾突出,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并提出网络问政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支点,网络问政是架起干群互动的桥梁,只要坚持把网络问政当做政府的一种基本工作方法,公开,公正和透明,这才会真正的做到察民意、集民智、解民忧。文章中提出了几点对于网络问政的管理办法和思想认识,还指出网络问政今后会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而网络问政更是搭起政府与百姓沟通的主要桥梁。坚持网络问政,已经成为政府亲民的首要方法,也是政府阳光措施的第一步。
回想今年关于“三公”经费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前段时间郭美美事件也促使中国红基会公开收支账目,虽说公开账目错误百出,但这毕竟是网络公开的第一步。“欺实马”和“药八刀”事件中,网民们利用网络的力量伸张了正义。网络舆论逐渐成为了社会上的“第五权力”,这是媒体的“第四权力”的延伸,也是公民们在逐渐学会利用网络来监督国家和政府。
网络问政可以说在网民的强烈呼吁下才开始的,而网络问政产生的背景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的权利意识、法制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而产生的。网络问政的影响力也开始让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不安和反感,因为网络问政会让他们手中的权力变轻、变小,为了维护他们手中的权力,他们开始打压和排斥网络公众的监督和质询,更有甚者,还会通过强制手段控制和管制网络。还记得有人说过:一旦了解了权力的好处时,没有人会舍得放弃权力。而网络问政的意义,就是让权力变成人人不喜欢的责任。只有当权力不再专行时,权力成为执权者的枷锁时,公民社会才会发展,国家才会进步,人民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的主人。
网络问政更是政府阳光公开的重要步骤,接受质疑,接受批评,接受监督,这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更要从一点开始抓起。网络让很多的人了解了公民社会的含义,也让更多的人学会参政议政。网络问政更是政府修正决策,通达民意的重要途径。铁路近段时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很多人把目光聚集在高铁项目上,有人质疑高铁项目的开工和建设,究竟有没有国家纪检和人大的监督,铁道部的高铁建设投资中,有多少贪腐。也许网络问政做不到完全的公开,但只要有一点的进步,就是我们社会的进步。
还记得建国前夕,毛主席和民主人士黄炎培有一段绝妙的对话。黄炎培先生说,一个政党或国家,总是有一定的周期律,有时兴旺,有时衰退。毛主席沉思了一下说,我们找到防止腐败、不断前进的办法了,那就是让人民群众来监督我们。建国已经60年了,我国也已经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了。可是,很多地方也出现了腐败、黄赌毒、假货等问题。要打造阳光政府,我们还要走很长的道路……(中国台湾网网友:徐冬梅)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