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避检”乃心虚,开门迎客需自律

时间:2011-08-09 15:38   来源:中国台湾网

  从7月30日开始,银川市部分市场的商户先后关门歇业,截止8月1日,共有14个市场近3000户经营户关门停业。事情的起因是坊间流传某机构要到银川进行产品质量突击检查,而且处罚力度很大,为了躲避风险,商户们才纷纷“关门避检”。 对此,当地政府紧急出面澄清,表示此乃谣言,并呼吁商家尽快恢复营业(8月3日《中国广播网》) 

  “检查团”尚未上门,就吓得上千商户关门,把我们这些旁观者弄得一头雾水——卖瓜的尚且对自己的瓜如此没有底气,我们这些买瓜的岂不是只能两眼摸黑,顺藤摸生瓜?  

  商户们之所以对检查如此敏感和恐惧,原因只有一个:怕被罚。关于此次传言,坊间流传的版本大致是这样的:几天前,某检查组(有人说是中国质量万里行)到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对食品、服装和建材等进行专项检查,凡是检查出问题的商户,都被施以重罚。 7月31日,该检查组已到宁夏开始暗访,且都是便衣暗访。为了不被抽筋剥皮,银川的一些商户们才纷纷关门求大吉。

  事情发生后,当地政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辟谣”,说经与上级部门联系确认,各部门近期没有在宁夏开展检查的活动,希望商户们尽快恢复营业。政府的“辟谣”乃为救市,其用心可以理解,但切不能因此忽视了此次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检查是假,但这么多商户畏检查如虎却是真,此次引起恐慌的“检查团”不是行政执法检查,而是质量检查,这么多商户如此害怕被“打假”,可想而知,市场的假冒伪产品劣泛滥到了何种程度。

  一些批发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其实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有的甚至借此创出了“品牌”,打出了名声,公开叫卖“仿名牌”,不但中国人慕其名,甚至连老外都闻声而来,大买特买便宜的“高档货”。

  对这些地球人都知道的卖假集中地,当地执法部门当然不是看不见,他们也作为了——逢“3.15”或者接上级部门指示,每年来几次专项执法检查,雷声轰隆,雨点稀疏。慢慢的,商户也摸索出了经验,每当有检查的风声传来,或者看到执法部门摆出一副严查重罚的姿态后,刚才还“静若处子”的经营户,瞬间变得“动若脱兔”:收摊、锁门、关灯、噤声,反应之迅速,动作之灵敏,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练就出来的。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关门是躲避检查的有效手段,风声过后,涛声依旧!(中国台湾网网友:于静)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