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洋文凭”泛滥只因惩罚机制缺位

时间:2011-07-27 13:22   来源:中国台湾网

  注册个“教育培训公司”,声称花钱培训就可获得世界名校文凭,还制作“山寨版”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网站自我认证,骗取信任。北京市警方近期破获一系列“山寨洋文凭”案,查实包括杜邦中国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的200多名企业高管“上钩”,被骗金额上千万元。(据7月26日《北京晨报》)

  “山寨洋文凭”的市场有多大?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但从警方披露的数据来看,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有需求方,有供应方,并非单纯的骗术,更像是愿打愿挨的勾当。

  即便没有留过洋、喝过洋墨水,常人也都知道,要想拿到一纸正规高等学历文凭,不花费一定时日学习,不通过种种考试关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当你看到不管是MBA还是DBA,只需一年时间,掏几万元,就能拿到“某国际名校”的学位,就可以断定此为“山寨版”了。而明知这是“山寨洋文凭”,还甘心花钱,那就是有意为之了。

  诸多知名企业的高管愿者“上钩”,自然有如意算盘可打。与未来收益相比,区区数万元费用,不过一年的时间,就能买到所谓“世界名校”的文凭,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太划算了。“山寨洋文凭”到手后,不但可以在自己的简历上加分,还能成为职场晋升之路的一把利剑,何乐而不为呀!

  从近些年曝光的假文凭事件来看,虽然涉事人受到了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极少因之而受到经济惩罚和法律处罚。甚至个别人还因此名气大振,嚣叫着“骗了所有人也是一种成功”,还满天飞着开讲座、演讲捞钱。这说明其欺诈成本非常之低,风险几乎可以忽略掉了。 

  因此,缺乏惩罚机制才是“山寨洋文凭”泛滥的主因,也是该“行业”火爆的真正原因。如果社会对假文凭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持有假文凭的人处处受阻,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那么庞大的需求方也将骤然消失。(中国台湾网网友:周菊)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