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的品牌心态何时方休?

时间:2011-07-12 16:43   来源:中国台湾网

  达芬奇家具可以说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家具高端品牌,以价格昂贵著称。达芬奇销售人员说是因为他们销售的家具是100%意大利生产的“国际超级品牌”,而且原料是没有污染的“天然的高品质原料”。经检测,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7月11日《新京报》)

  如达芬奇家具一样,以各种方式将自己伪装成洋品牌的现象在国内并不鲜见。奶粉业有“施恩”,服装业更是有多得叫不出名字的假洋品牌。诸多相似案例背后的共性就是商家瞅准了国人喜欢洋品牌这一心态。

  洋品牌惹人喜欢,一是基于国人对外国产品质量的信心以及对于本国产品质量的不放心,二是一些消费者的虚荣心理在作祟,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圆。然而,洋品牌的质量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姑且不论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明明是国内生产制造,属于中国制造的范畴。单就近几年看来,洋品牌自身也屡屡爆出质量问题,从含苏丹红的肯德基到重金属超标的SK-Ⅱ,以及最近ZARA等服装的质量不合格,这些被曝光的一切无不告诉我们洋品牌并不是一个神话。

  相反,一些被国人轻视的国产品牌,美特斯邦威等却较少涉及质量问题。换句话说,在今天,国外名牌已不再是品质和质量的保证。这样的现状下,国人仍旧痴迷于洋品牌,除了曾经对洋品牌的消费惯性之余,多半是“崇洋媚外”的品牌意识所致。

  “崇洋媚外”心态的产生有消费者自身的因素,但更多是畸形的市场环境造就。市场经济下的消费者有着从众消费、盲目消费的心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商家往往大张旗鼓恭迎洋品牌进驻,迁走国产品牌,甚至整家商场放眼望去,均是一些挂着英文名的洋品牌。国产品牌即便质量出众,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被人为地阻挡在了公平竞争的大门之外,没有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机会。长此以往,消费者长期无法接触到国产品牌,也就难怪 “崇洋媚外” 的心态产生了。

  市场经济的局限需要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来调节,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和疏通,营造一个洋货与国货平等的竞争平台,接受一视同仁的检验,面对公开平等的竞争,这于洋货于国货均是益事。如此,国产品牌才会有出路,“崇洋媚外”的心态才会被打破。

  当然,转变心态并非一朝一夕,也非政府之力即可完成。消费者自身端正心态,国产品牌的生产者改变重生产轻设计、重制造轻品牌的作风也实属必然。(中国台湾网网友:姚文俊)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