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清晨,陕西蓝田10岁小学生小南(化名)因没写完作业怕被老师打,在家里喝下近一瓶敌敌畏,很快就挣扎着、痛苦地倒在妈妈怀里,离开了他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的世界。学校校长称小南平时表现不错,老师并未体罚学生。(6月18日《西安晚报》)
小南的妈妈樊女士说,“娃都没了,我还挣钱干啥?”可谓一语道破绝望心境。令人倍加感佩的是,绝望中的樊女士依然显现了高境界,除了表示“学校也有责任”,更多的则是深深的自责。善良的人们陪同小南家人一哭,并且再次得知,农民并不“难缠”,他们的通情达理不比城里人差,大城市里也有市民紧逼肇事18岁少年致其自杀的案例。
樊女士反躬自省,旁人不能不替她说句公道话。既然政府制定了全面小康的目标,那就只有依靠每一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去致富。换句话说,类似于亚当·斯密对“看不见的手”的论述,撇家舍业远赴他乡谋求更好发展,也等于为战略目标添砖加瓦。事实上,在绝大部分乡村,养老和医疗还要靠自己,不趁着身强力壮多积累,“人老珠黄”时就要抓狂。再说儿子娶亲也是脱层皮,樊女士膝下双子,更是丝毫懈怠不得。客观存在的“邻居效应”,也让人不能不“上足发条”,在当今强大的财富话语体系下挣个面子。
可怜的小南正当天真烂漫时,怎么会有结束生命的念头?蒲松龄笔下有位成名,好不容易弄来一只大蟋蟀,不惜血本以“蟹白栗黄”喂养,本指望拿它应付官差,想不到被他八岁的儿子一掌拍死,小家伙旋即投井自尽。古今二事的社会背景和具体事由都不可比,但是心中莫名的大恐惧,无疑是“花朵”凋谢的共同外因。毫无疑问,无论学校校长如何辩解,某种程度的体罚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这从小南童言无忌的一句话里可以得到明证。
教师的初衷当然是“恨铁不成钢”,同时也是奖惩制度使然,但是不能忘记,学前儿童没有不对“背起书包上学堂”充满憧憬的。我们的孩子动辄因为学得新知识而炫耀,对未知事物充满探求的欲望,但是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填鸭式”教学,日渐扼杀了他们天性中的学习兴趣,于是变相乃至直露的体罚行为“应运而生”。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理应成为师范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座右铭。进一步说,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增加“兴趣教学法”课程;在教师的考核体系中,爱心和成绩应当并存。
只要各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竞争,某种形式的选拔机制就不可或缺,所以不能过于苛责现行应试教育体制,毕竟更公平更可行的替代方案尚未发现。关键在于,应试教育本身还有较大改进余地。为了顺利实施教学计划,必要的作业和教师的威严都需要,但是压力过大必然导致知识传输路径中的溢溅乃至抵抗。教师理应花大精力疏通“管道”,用“兴趣”的利器扩充“管径”,让学生在天然的和人造的快乐中享受知识的乐趣。
嗟叹之余唯有深刻反省,从根到梢实施大力改革,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方针,促成教师本身的“素质教育”,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双赢的良性局面。(中国台湾网网友:林荣耀)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