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级公安机关侦办食品非法添加案件犯罪案件1100多起,涉案金额达到8亿元。昨日,在第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分论坛上,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徐沪坦言,食品安全案件屡屡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暴利驱使、违法成本过低等。(6月14日《新京报》)
食品安全前无古人地成为公众心头大患。从三聚氰胺,到有毒食品添加剂;从有毒火锅底料,到有毒馒头,从西瓜激素“爆炸”,到国内外的有毒黄瓜等,我们一下步入“毒素围城”,谁能逃过食品“毒”劫?公众悲哀地发出“我们该吃什么?”;就在不久前,成都、珠海市民推出“自家种菜”保健康,好不容易让人眼前一亮,但不切合大众操作实际又让人无限失望;食品不安全还要悲哀地演绎下去。
到底是谁把食品安全推向了倒塌?有人说是生产者,有人说是流通者,有人说是监管者,有人说是无良的商家。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片面;都是在表象视角看问题,都在围绕表象治理堵毒,结果这边堵来那边流,年年月月堵无休,有毒食品还是此起彼伏、涛声依旧。
既然食品安全监管“出大力流大汗”形成“扯淡”,那就要重新审视法律、法规、制度、执政作为层面。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徐沪坦言原因在“违法成本过低”,只是点住了食品安全管理的一个“穴位”;其他关键“穴位”仍没点到。
审视我国《食品安全法》处罚规定,多是“隔靴搔痒”条款,处罚大不了是“吊销执照”、“取消经营权”、“巨额罚款”等处罚;根本没有“入刑”担忧。一边是添加剂、激素合法生产,一边是使用监管、指导基本真空,一边是上市环节“检验”失守等,在逐利大旗下,增收、高价、多赚钱当然是食品生产者的追求,直接培养“我不加毒我才傻”。因而构建食品安全,需要“五面出击”。
一是立法让食品加毒“入刑”,就像醉驾入刑一样,增大食品“加毒”法律成本。生产者敢与法规“闹着玩”,却不敢与“入刑”闹着玩,立马就会把食品生产推向“无毒把关”。二是政府全面建立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取消所有“免检产品”;让毒食品“入刑”生产者的同时,也砸了监管者的乌纱和饭碗,逼迫监管者积极监管。三是政府建立食品生产科学指导服务机制,全面实现科学化、无毒化、绿色化生产体系;四是政府制度化加大对食品生产领域的规划、统筹、打造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航空母舰”,逐渐摆脱低端小农生产方式;五是加大政府对食品生产的系列财补,保证生产者丰厚利润;只要围着“五面出击”冲锋陷阵,食品安全“绿色长城”才能“固若金汤”。(中国台湾网网友:郑家侠)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