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传统端午节成了“白开水”

时间:2011-06-08 15:49   来源:中国台湾网

  离端午节还有1天时间,家住山西平遥的董培良老人就和老伴在家包起了粽子。平遥古城是中国北方一座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1997年12月,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董培良是土生土长的古城人,虽然时光飞逝,“40后”的他仍然保留着一些珍贵的端午节记忆。(据6月5日《新华网》)

  如今的端午节让人“迷瞪”,本来端午节是大人小孩欢天喜地、载歌载舞、闹全乡、乐欢天的日子;竟然还不如一杯天然纯净的白开水。端午节里人们不是饭店酒馆“欲断魂”,就是“歌吧舞厅易销魂”,留不下端午节深刻、美丽、激情勃发的记忆,享受不到传统端午节文化的滋养与鼓励;而端午节的信物粽子,也被商家“武装”的“青面獠牙”,不是包金藏银,就是天价吃人,仿佛非要与平民势不两立似地。人们抱怨端午节索然无味,就没看看我们对端午节做了什么?

  端午节不仅不是“白开水”,而且是几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国是端午文化的发源地,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由驱毒辟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龙舟竞渡等,融入了伟大的爱国情怀、民俗风情、文明美德承传、历史文化经典等,不仅在我国源远流长,在世界传统文化节日大家族中也独树一帜。各地的民族习惯不同、区域文化不同,弘扬的方式和文化内涵不同。 

  平遥古城虽蕴含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同样面临端午文化断层;该城老人董培良回忆40年前古城“艾虎乍悬沿户绿”,人们挂灯笼、看花灯、香包彩线服饰呈;赛龙舟、舞龙灯、千里情传端午中;说三国、到大成、屈老夫子心中鸣等等,一个端午节就是传统文化融汇和升华节,蕴含的文化认知、精神振奋、境界提高和心灵鼓舞无与伦比;这些“博大精深”风光不再,端午节只剩下一具“空壳”,当然淡入开水。

  6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非遗,我国民众一片“委屈”。韩国“端午申遗”突出的是当地民俗文化;并没有否定中国历史文化的光辉;因而,我国端午节申报“世遗”也同样一路过关斩将成功申报。但是申遗只是承认,并不代表“灵魂再现”,文以人传,人以文慧,唯有按照申遗项目弘扬传统端午节文化,我国端午节才具有世界宝藏魅力。 

  《人民日报》撰文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内含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DNA。我国端午的核心是“爱国、爱民、民众创造历史”,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蕴涵民族精神家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冲击,有的正面临着消亡危险,弘扬端午节传统文化,则是社会责任、国家重托、历史使命。(中国台湾网网友:郑家侠)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