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续干旱影响,湖北洪湖水产养殖业遭受重创。昨日,记者从洪湖市水产局了解到,今年洪湖70%以上的养殖户绝收,近10万亩围网养殖鱼、蟹、虾死亡。洪湖市水产局办公室主任曾继参表示,截至目前,洪湖水产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近5.3亿元。前日,记者来到湖北省三大水产品加工企业之一的德炎水产。偌大的工厂一片安静,没有开工痕迹。今年以来,德炎水产为扩大小龙虾经营规模,从山东、江苏等地招聘了1700人。但受干旱影响,大部分员工闲置,公司劝退转厂1000名员工。(5月31日新京报)
洪湖受旱三分之一面积干涸,核心区水深仅0.3米!这里是中南之肾;鱼米之乡,如今却饱受干旱之苦,鱼虾资源枯竭,导致相关产业链出现断裂,水产企业首当其冲。面对大旱,厂家劝退员工实属无奈之举。如果此时还不劝员工另谋出路,将会引发劳资纠纷等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德炎水产及时劝退大部分员工,而且在待工期间,为安抚员工,每周组织员工看2场电影,周末组织打篮球和羽毛球,体现了企业的人性化举措,值得肯定。
平心而论,面对年初全国性的用工荒,德炎水产能从山东、江苏等地招聘近两千名员工,为扩大小龙虾经营规模未雨绸缪,蓄势待发,非常明智。但应了那句老话:“人算不如天算”,持续干旱打乱了企业的如意算盘。固然,企业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而外地员工遭遇到空手而去的厄运,也甚为郁闷。想到家人还等着他们挣钱回来维系生计,安排支出,他们心里颇不是滋味。可天公不作美,又能怨谁呢?他们中有人可能联系到新的打工处,指望“堤内损失堤外补”;有人可能打道回府,有了这次教训,再也不想出来打工了。农民工东奔西跑,身心疲惫,没挣到钱不说,还得另外掏钱“捐”给铁道部!虽然罪魁祸首是这场旱灾,但对无“水”可产的农民工却不能一退了之。
大旱逼退农民工需政府的积极应对。无论是输入地还是输出地政府,都不能“用工荒”时求爷爷拜奶奶到处“找米下锅”,遇到天灾没活干就不闻不问。应将“养护”农民工融入平时,形成常态化机制,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对急于转作他处打工却两眼漆黑的农民工,应及时准确地向他们提供其他地区的缺工信息,为他们转战他处节省时间、精力和不必要的费用。据了解,珠三角等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尤其是用工量比较大的加工型企业缺工现象仍未得到根本缓解,但由于信息不通畅,没有同乡等关系介绍,农民工不敢贸然前往。政府部门应闻“缺”而动,像天气预报那样发布各地用工需求信息,为农民工顺利“转业”减免费用,开辟绿色通道。对回乡后感到“本领饥渴”的农民工,不妨利用这段时间为他们补上技能培训课,充足电源,以备再战。天虽大旱,政府为农民工服务的力度却丝毫不减,果如是,再遇“用工荒”,政府不用慌!(中国台湾网网友:梁江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