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使用大量的外部资源就成功地保持了土壤肥力和健康。这是一百年前西方农学家发现的中国农业最令人称奇之处。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的农业正在工业化之路上被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无机能等裹挟着一路狂奔。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倍。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公顷(15亩)土地施用化肥8斤多,现在是868斤。以百倍速度增加。(5月27日《法制日报》)
商家无利不起早,农民也不是不会“耍刁”。当前农业生产陷入一个化肥、农药怪圈;生产资料不停涨价,农产品不得不涨价;农产品“价涨一尺”,生产资料就会“价涨一丈”,农民就不得不拼命靠化肥、农药“多收三五斗”,这种恶性循环持续,想让农民放下农药化肥,立地成“佛”,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久前,媒体报道珠海民众自种菜地保身体,成都市民“乡下种菜”也在推广;但这终究是权宜之计,打不响“身体保卫战”。因为所有的农产品、肉食品都与过量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入“大大有染”,深加工农产品也会放出“毒”光,全社会正在沦陷化肥、农药、添加剂、激素的大海中,食五谷杂粮的人们哪能保住身体?
百业对农不仁,农民对百业不义;不厘清这样的供给因果关系,就找不到解决之路,走不出恶性循环怪圈。农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种粮不赚钱始终是农民的困扰。让农民科学化生产、有钱赚,不再以拼命施加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等“多收三五斗”,农民才能有条件“安分守己”种地。
现实恰恰是农民种粮风险五保、利润微薄,国家的粮食保护价也常被地方官僚腐败“偷吃”,保护价也相对偏低,农业补贴远远顶不住物价通胀。生产方式落后也加大劳动力成本,为了早出门打工挣钱,谁还能顾及化肥、农药超标、科学种田?日积月累,农村耕地毒素满身,上至高官、下至黎民,谁能逃脱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之劫?
生命大于天,粮食安全大于天,政府要全力以赴撑起这片天。如何实现农村土地流转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科学化生产;如何保障、指导农民从小农生产解脱出来赚大钱,如何建立农产品市场“检测防线”,如何加大财补、农业保险等抵御粮食、菜篮子生产风险,如何减少物流成本降低物价、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如何构建政府粮食流通和价格保障机制等;唯有给农民送上这些“定心丸”,“放心粮”、“放心菜”才能由远及近。(中国台湾网网友:童克震)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