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8日在四川成都落下帷幕。论坛共达成19项共同建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论坛首次将青年交流纳入主议题,足以体现两岸对文教交流的重视。诚如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论坛上致辞时所说:“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一直在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两岸的发展有两座桥梁,第一座桥梁是经济的合作追求共同的利益,第二座桥梁是文化的交流,这两座桥梁都非常的重要,经济的合作就像手搭手、手携手,我们要越来越紧密,而文化交流是心连心,血浓于水。”吴伯雄一语道出了两岸民众的心声和期盼,也道出了当前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两岸文教交流合作是强化根缘的手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
贾庆林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讲话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加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增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认同。要不失时机地深化两岸文教交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机制化的合作格局,进一步密切两岸民众感情。”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两岸共同拥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陆与台湾同文同根,有着不可分割的史缘、地缘、血缘关系,这是不争的实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两岸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交流,两岸经济合作更加紧密,如同手携手。
在两岸经济大交流大合作的前提下,两岸文教交流合作成为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重要议题之一被提上两岸交流的日程,这也充分说明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两岸文教交流合作是进一步强化民众对两岸同文同祖同源同根认同的有效手段,进而增强两岸民众的根缘意识。通过广泛推进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提升民众对中华文化感知,真正地实现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两岸文教交流合作是民心相连的平台
近年来,两岸文教交流合作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开展了一些活动,但与两岸经济合作步入常态化和机制化相比,文教交流合作相对来说有些滞后。
本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把文教交流合作作为议题之一,足以说明文教交流合作引起两岸共同关注,有着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两岸文教交流合作这个平台的搭建将为两岸民众更好地了解对方、了解历史、了解自己创造条件,为台湾民众就根在何处、来自何方解疑释惑,真正对历史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解读,破解多年的误解。
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将使两岸民众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在这种认同下,两岸民众的心就会连的更紧,亲情就会更浓。“中原文化宝岛行”、东北二人转赴台演出、安徽省“铭传亲缘宝岛行”、宋祖英小巨蛋精彩演出等等,这些文教交流活动的开展,使台湾民众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强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增进了交流,也拉近了两岸的距离。
两岸文教交流合作是消除误解的良药
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发展,为两岸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但经济的向好发展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民众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误解。两岸隔绝了半个多世纪,当前两岸民众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针对这一客观现实,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将是今后两岸交流的主攻方向,刻不容缓,肩负着以文化之的重要使命,逐步形成两岸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同步展开的局面,坚持“两条腿”走路。
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是消除两岸民众思想认识存在分歧与隔阂,破解民众认识误解的良药。因此,对于同为一家人的两岸同胞需要通过文教交流合作来化解不解,来理清两岸历史的渊源。
青年是两岸的未来。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对青年的影响很大。贾庆林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讲话指出:“青年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应当走在两岸交流合作的前列,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生力量。”青年是两岸的希望,加大两岸青年的交流,切实增强两岸青年对两岸同文同根同源的认同至关重要,将为两岸关系长远发展带来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中国台湾网网友:刘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