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查不应有“双重”标准

时间:2011-04-26 14:36   来源:中国台湾网

  出口食品合格率超99.8%,内销食品合格率在90%左右;食品安全事件频出暴露食品标准滞后等问题。一边是国外认为存在安全隐患,另一边是有关部门回应未超国家标准,新近发生的“雀巢婴幼儿米粉事件”,再次引发消费者对食品的海内外“双重”标准的困惑。类似食品标准“内外有别”的现象并不少见。对此,专家认为,我国食品标准要向国际标准看齐,“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从严”。《人民网》4月20日

  过去三氯氰胺的阴魂一度没有散去,如今双汇“瘦肉精”还悬在天上,“染色馒头”闹得沸沸扬扬。然而,揪出的食品安全检查有“两重”标准,无疑再次给社会丢下重磅炸弹,炸开了锅。厂家销售食品的安全检查有两重标准,在敏感的时期暴露出一些食品企业本来的面目,对食品企业为了利润而铤而走险暴露无遗,恰恰印证食品工人不敢吃自己生厂的产品的“雷”语。

  按理讲,无论食品是销到国外还是在国内销售,都应该得到同样食品安全检查的待遇。而现实却是,销到国外的食品检查严度明显比销到国内的高,这是由于地域人民地位的高低不同造成,还是监察部门故意而为之?抑或国内的检查机制所规定?这鲜例活生生的告诉我们,最近接连发生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非偶然,而是必然,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得到问责的肇事企业并不能让其他企业借鉴、行为有所收敛,而是会变本加厉。

  从“两重”标准中,可以看到几点,一是,出口和内销的食品合格率不同,可以看出国内监督机制滞后和监督部门力度的双双乏力,以致有“双重”标准的脱颖而出;二是,以监督更严的食品销到国外市场,差的留在国内,赤裸裸反映国外对食品安全检查把关严、要求高,与国内的监督标准有天壤之别;再就是,“双重”标准的毒瘤已危害社会大众,其危害之大、范围之广已不是新闻,闹得如今人心惶惶。

  过去,我们都在谩骂食品企业缺少商业操守、道德,监督部门的监督乏力。如今“双重”标准的暴露,更多放映食品监督机制的滞后和监督的各种法律法规的不成熟、不完善。恰恰是危害群众的背后推手、罪魁祸首,是不良食品企业的保护伞,以致低等国货留在国内,外国的下等货也是蜂拥而至,国内超市架上盈满低等货、垃圾货。

  “双重”标准的横空出世,背后要追究的不仅有不良商家,监督部门的职责、监督力,还有检查机制的滞后所致。当然要根除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根除沉疴显然难以表达,而且一蹴而就的事情,是社会和国家兜底的责任,是个大环境。如果根除“双重”标准无以行动,为其买单的岂不是群众?(中国台湾网友:林耀琳)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