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力治“医闹”治标不治本

时间:2011-03-11 15:2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全国政协委员、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医生的社会地位处于全世界较低水平,医闹也已达到史上最为严峻的时刻,她建议医院内治安即引入公安力量。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并不赞同,他认为出现医疗纠纷说明医院自身也有问题。(3月9日中国网)

  如今,医院的开放性、流动性及人员构成的复杂性,特别是潜规则侵淫医疗行业,医患关系变得非常吊诡,使本来应该安静的医院不再安静。如何让医护人员更专心、安心地救死扶伤,如何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如何让患者的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这些问题确实应得到关注与破解。

  引入警力治医闹不是什么新创意。早在几年前,大连在5家试点医院的基础上,派出所对全市治安状况较为复杂的重点医院,选派民警进驻,防止“医闹”。据大连市公安部门统计,每年的治安刑事案件中,发生在医院的各类案件就占了40%。此事曾引发争议,到底实际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不过,要看到警力资源本来就有限,不可能做到每个医生都配一名“保镖”跟着。引入警力整治医闹只是针对个案或其个特殊时段的权宜之策。如果医患关系长期僵化甚至对立,即便每个医生发一把手枪,恐怕也只会火上浇油,根本解决不了“医闹”之患。只有建立保持常态化、行之有效的医患纠纷化解机制,向改善医患关系的方向发力才是长效之举。

  平心而论,医患关系的恶化,表象上双方应各打五十大板,但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上分析,更多的责任在医院。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背景之下,医疗行业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医德医风每况愈下的问题更加凸显,尤其是医生吃药商回扣、开“大处方”、收受索要患者“红包”,已成一大顽症。不久前,浙江百名医生吃回扣被曝光,省卫生厅已介入调查,就是典型一例。面对这一乱象,一方面医改方案提出医药分离,提高医生待遇等,但很难在实际操作层面奏效;另一方面不少地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生开单提成或索要回扣、“红包”等违规现象开展专项治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一阵风过后,收效甚微。所谓“曝光”、“列入黑名单”、“取缔医生资质”,甚至是“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等等说辞徒有观赏价值。

  医者仁心。医德问题不可小觑。患者没有安全感,医生的安全感也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医生子女不愿再子承父业,也就不足为怪了。央视新闻曾报道了云南省福贡县拉马底村乡村医生邓前堆,28年溜索横跨怒江为两岸村民解除病痛的感人事迹。汹涌的怒江阻挡不了邓前堆对乡亲父老的一往情深,艰险的索道“溜出”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美丽医德,温暖民众,感动中国。虽然环境不同,条件不同,但在寻求制度破题,建立第三方机制解决医患纠纷中,如何通过教育与惩戒提升医德,如何以高尚医德赢得患者认可,重塑医疗公信力,这确实值得医疗工作者反思。(中国台湾网网友:梁江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